骄傲!天柱的“刘氏宗祠”在联合国获奖了!
好消息!咱们贵州天柱县的“刘氏宗祠”在联合国获奖啦!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ajSHLkJTiazUQ6BRSwktDbGfiafCYS7pGicNQFw5sHQUwnt9qXblYhyMQEPxnDkRum0DLJGTfCzpjWpiaEV7w0TYQ/640?wx_fmt=jpeg三门塘刘氏宗祠
12月16日,2016贵州山地旅游招商引资暨联合国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总结颁奖大会在贵州饭店举行。
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向世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贵州项目天柱县三门塘项目点颁发了奖牌。今年9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门塘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这是贵州以旅游为主导的项目首次在国际上获奖。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ajSHLkJTiazUQ6BRSwktDbGfiafCYS7pGwb1LeEicOLG7TSsCS1iczajJqU9DRiczSONtojkPSQ6A2d9gcibDOS6eQA/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ajSHLkJTiazUQ6BRSwktDbGfiafCYS7pGNJtEbaa2orhFP0bwcTJd6yge2XAaonDs5GMjUxMPILUWN0tN9SMOaw/640?wx_fmt=jpeg三门塘刘氏宗祠
三门塘刘氏宗祠
据介绍,三门塘刘氏宗祠位于贵州天柱县,占地268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初年,民国中期重新修葺。高立耸起的山墙,墙脊错落起伏。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qZtbTQyyZ5BXtQayF8ZEz6dy9Dvf7h2ficTO3kHwAVfHElQFmXYtD5pBPsQVqC38ibpMEsuJ6q7lYeVt5zLPiaMIw/640? 正面、侧面墙上,布满人物、花草、禽兽等各式泥塑和水墨画,不但有龙、凤、麒麟及各种花草鱼虫,还有历史人物,不论是画是塑,均惟妙惟肖,逼真传神。大门上方,雕塑一只展翅飞翔的鹰,两根高耸的墙柱,对称地塑有44个拉丁字母。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ajSHLkJTiazUQ6BRSwktDbGfiafCYS7pGXIx5qX67kD6O7c5oiciaE8ADPqRfCyJaYJicgbXKb7iaCSRblAomLTqSqw/640?wx_fmt=jpeg
一面彩塑时钟,把时间定格在早上九时十二分这个充满晨曦的时刻。正面的窗户,为西洋建筑。大门及院内,均为中国传统建筑。高达8米的墙体,使人很远就看到它的雄姿。这是清水江上下绝无仅有的一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qZtbTQyyZ5BqcgcoA7oia4yPbLvWd6Qdc0aFnhIj6DvkZ6hGLSic43JV0WljpQichtXL0SOGxJ3VKSKZxKUibBdZIg/640?
因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该建筑201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后期曾被改为它用,内部被改造,且年久失修,宗祠外墙开裂、倾斜,部分泥塑风化、脱落。
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天柱县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700多万元,对刘氏宗祠修复。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qPTsse50dQ3HgpXIJPQPaWyJcxuLOX3AoNPibqU0AiameDU6CUf4O8P3h22mTJCxd0eQr331Z1HH3n84uaNpaSoA/640?
三门塘刘氏宗祠
今年9月,在泰国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颁奖仪式上,三门塘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获得荣誉项目奖。据了解,中国本次共有5个项目获奖,而贵州是首次获得该项奖励。
除了刘氏宗祠刘氏宗祠所在的三门塘村也十分有看点~↓↓↓
“
三门塘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寨
2011年9月,又获“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
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9月被国家民委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qZtbTQyyZ5BqcgcoA7oia4yPbLvWd6QdcbHQcrO69U1vfljAsbWic9MDCuko6u1uSCRrFHLf5UykpxM1OZ6yahvQ/640?
三门塘村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清水江边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位于天柱县坌处镇,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距县城40公里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qZtbTQyyZ5BqcgcoA7oia4yPbLvWd6QdcqxYth1B0bUE0QJxdDguRK5hBER3x0rr2aNBJicLuyOXXpZsbicmUYibGw/640?
全村分为三门塘、三门溪、喇赖、乌岩溪4个小自然寨,聚居着侗苗两个民族的19个姓氏。三门塘村是当地著名的黔东四十八寨之一,历史上也早有记载。5000多年前,严、谢、王三姓从湖南迁入此寨,各立门户,故称“三门塘”。又传是寨中东、西、南三面各立有寨门,所以叫做“三门塘”。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qZtbTQyyZ5BqcgcoA7oia4yPbLvWd6Qdc3ibuDsYdr7bbjY9ibdU3Yd6XEU6dsaAl1Lk8X2Q967KFWKqSvibWzcickQ/640?三门塘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古朴、碑刻众多,有“北侗旅游第一村”、“清江瑰宝侗寨明珠”之美誉,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尤以多姿多彩的木文化、别具一格的水文化、历史悠久的石文化最为迷人,堪称北部侗族方言区露天民俗博物馆。
https://mmbiz.qlogo.cn/mmbiz/gYsiaIClqNhCySicJXdxDAnWlf5koianjPalqoLpBUOFq1U6DkSROQ9BJCSrw2cwvic0UKnfiaBibN0YBsxpicAJh62CA/640?wx_fmt=jpeg三门塘的碑刻有三大特点,数量多,体量大,保存完好;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各种古代碑碣三百余通,主要为设渡碑、造船碑,架桥碑、铺路碑、建庙碑、掘井碑、办学碑、修墓碑等等,一个占地仅八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村寨竟拥有数量如此之多的古碑,这在贵州绝无仅有,在全国也罕见。
https://mmbiz.qlogo.cn/mmbiz/gYsiaIClqNhCySicJXdxDAnWlf5koianjPahXZFViadYiaLGicDTyHqFhUZiapt5Vu01mQ0Jx3iczRL1DUTD0cMYENYkag/640?wx_fmt=jpeg到了三门塘,可访古探奇,
观赏侗族人民的建筑文化,又可领略当地的民族风情还可作客农家,享受民间舒适恬静的农村生活。
来源: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