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发表于 2017-1-5 12:23

人家嫁女他嫁郎 ——贵州瑶族婚俗好“奇葩”!!



寒冬腊月在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高脚村一场瑶族的婚礼——“嫁郎”那质朴而神秘的瑶家习俗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什么是“嫁郎”“嫁郎”是瑶族新郎落户新娘家的俗称,它与其他民族的“招婿上门”有所不同,瑶族男方到女方家落户后,要改跟女方姓,与女方家族不是外戚关系,而是宗族关系,是家族香火传承人。
另外,“嫁郎” 是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女方多为是独女或多女户家庭,男方到女方家要承担照顾家庭、赡养老人、维护家族的责任。瑶族“嫁郎”家庭夫妻和睦、家庭稳定,极少有离婚和不赡养老人现象发生。在瑶族传统文化里,是男女平等、忠孝仁义的道德典范。▼▼▼▼▼▼
瑶族嫁郎“新娘”在着装

“嫁郎”当天早晨,天刚亮,新娘家早已是灯火通明、亲朋满坐,大家都在等候着新郎的到来。

这时新娘家主事者拿着铜锣,伸向走廊栏杆外敲打,向村子喊到“接新人去啰”。

此时,礼乐师傅们吹起唢呐、敲着锣鼓,在接亲队伍的跟随下前往新郎住处接亲(由于新郎家远至广西河池,昨天新郎和随送亲队伍已到村里。只是因古礼,新郎还不能进住新娘家,暂时落脚在新娘家的老房子里)。

一路上唢呐声、锣鼓声、鞭炮声连续不断,直到新郎住处。新郎早以穿好瑶族传统盛装,满脸带着笑容正在等候。不多时,出门的鞭炮响起,接亲公走进房内,用一条毛巾牵着新郎出家门。大门外,陪郎为他打起一把红雨伞,与接亲公一道,跟随礼乐师傅后面出门了。迎亲队伍没有直接前往新娘家,而是沿着道路绕村走。一路上,接受亲朋好友燃放鞭炮和烟花的祝福,村寨在鞭炮声中显得格外喜庆。

队伍迎接新郎到新娘家,新娘穿着婚礼盛装在厨房的火塘边等待。新郎进门先用左脚过门槛,在接亲公的牵护下来到堂屋。堂屋的神龛贴着红色的对联,神龛前的地面上着红色婚被,一对新人被牵到婚被边。

拜堂仪式开始,仪式由阴阳先生主持,他诵读着“……一起拜夫妻和美、拜子孙满堂、拜金银满仓、拜大富大贵……”等等礼词,新郎、新娘对着神龛拜12拜。之后,新郎在新娘的陪伴下来到厨房,对着灶台拜祭灶神。随后两人在大家的簇拥下进了洞房,此时新郎露出灿烂的笑容,“嫁郎”婚礼仪式结束。

据当地老人说,瑶族男子“出嫁”与女子“出嫁” 都一样,视为平常的事,不会被人嘲笑和歧视。“嫁郎”是跟瑶族历史上艰难的迁徙历程有关,因为在迁徙过程中,瑶族人口少,为了“传宗接代”和对祖先、神灵的承诺而形成的婚姻习俗。

高脚村位于从江县西山镇东面,距镇所在地20公里的瑶人山东麓,海拔近1000米,因地处高坡,当地人称“高脚”得名。高脚村由高脚、中寨、付养、上寨、培内、培求六个自然寨组成,有170多户,870多人,是一个掩映在古树箐莽的纯瑶族村寨。
(来源:贵景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家嫁女他嫁郎 ——贵州瑶族婚俗好“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