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baby 发表于 2017-1-13 15:15

这是一个以“唱歌为生命”的民族,他们的歌声曾闪耀全球!

2017-01-13 秀美黔东南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ZRmgicWSwj301EUUiaFCUVX7yHP62MFZhnY7DmwKhEyf9XmfkuArOAlHDF0uP81ZCg2bfYHc4tHj60m2L5WNWmfw/640?wx_fmt=jpeg侗族大歌
https://y.gtimg.cn/music/photo_new/T002R68x68M000003SVZvb4V4iMr.jpg蝉之歌栽麻中学女歌队 - 天赋侗听http://res.wx.qq.com/mmbizwap/zh_CN/htmledition/images/icon/appmsg/qqmusic/icon_qqmusic_source263724.png
在贵州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等侗族村寨,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唱歌,唱侗族大歌。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7zprSicQdvxo8ENIADjZV6bcZF2P8libRvWDibYscibNyCGag2xibkRib7xw/640?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何为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合唱形式,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分为鼓楼大歌、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等。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oTbLw2PWbg0gRyBVbSGvkCMQ77Wyvw1uO8vw93QossNbRJaBcm1ovg/640?大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一般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ARZWTMrCKvIe6KZchuH7K4O1gvO3bkeB4jqzwJLNzs0xtzIgdvBtkA/640?“侗族大歌”是侗人的“百科全书”,叙述民族历史,传播自然科学,讴歌男女爱情,培育正直勤劳,倡导尊老睦邻。代表性曲目有《蝉之歌》、《大山真美好》、《装呆傻》、《松鼠歌》等。

侗族大歌的起源

侗族无字传歌、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zsdB59JZ6xf4atQQWG21D1pm4g1j4UFS5ibiczXAURbWEENEpABuLK2Q/640?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长歌闭目”的情景,这是数百年前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x2O7SZbH0gtSKTKN15DB2ia3VkibIpic4na0fmp5W5jvficAlH1ic9AVYzg/640?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族大歌的特点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vt2UsXlia5U7wT6ejica8VkgVd1Y8tAx752mwJicOWbl4JMEEPaPZ4fSw/640?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来构成;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独唱)与众唱相结合,它与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不同。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iaSLH00g9o0t9Zra8X4TibUSx9zFeuXL8SaNpc4KRas6nG87NzKI5WLQ/640?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声,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呈现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a1ktPxicISWTWAGZ2pPsHB2ACfgKMjPpKTdbBB8bA6BAT9jNoqGZhCw/640?唱大歌不仅是侗族青年传承本族历史与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以往青年男女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的有效途径。


侗族大歌的传承发展

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音韵旋律,多次唱到了国内国际的大舞台上,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5EwRRHgeIrYyBOU3n8SOoREduiaUtu909FOKictH6elpE6icicjHcT3qRg/640?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以前没有文字的侗族村寨,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lOicA74Qgw08hhN65DboBAHKPkcytU8FficPAMszdFbnmODKQwWObpKQ/640?1、1959年10月,黎平县侗族民间合唱团进京演出;2、1986年10月3日,黔东南侗族合唱团11人,首次出国赴法国巴黎受到热烈追捧;3、1988年6月,榕江县“金蝉歌队”应邀参加中国少儿艺术团赴法国和平儿童节十周年暨南特大众艺术节演唱侗族童声大歌,荣获一等奖;4、1994年、2001年春节文艺晚会,黎平县侗族大歌队演唱的《蝉之歌》、《布谷催春》等侗歌,名扬海内外;5、2005年进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2011年,中国歌手尚雯婕推出以侗族大歌作为和声的歌曲《阿修罗》……


侗族大歌的分布

侗族大歌历史上分布在整个侗族南部方言区,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的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4县,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

黎平县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icK5LiaRYOZibIQG4h9F7cTMOMJ3hyicHl2By1DBpyEoLzIpqTMZX4J4Dw/640?黎平是侗族大歌发源地,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民族风情的风景名胜区,黎平有着5项世界吉尼斯纪录,民族文化浓郁,旅游资源丰富。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fX7Z7WR4qCVcg5t3C6xHhDcyEH6EicibYhiaVRX8ozaKe5icQNwItkDW7g/640?
黎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政府驻德凤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府城,古城保留完好,有杉海粮仓油壶、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称号。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yLROMlLmd3y9SP02CL58iaITuwOTRUUAKWofU3jSEJtYNOUfCfJP0jg/640?
主要景点有肇兴侗寨、中挪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寨、黎平翘街、黎平会议会址、黎平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黎平国家森林公园等。

从江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P0z7ia69p6n1Oj2wfFSQhRq1Hd242KvCEicXGkic9nCZ3Ls8f4SFpVDzQ/640?侗族大歌在从江侗民族中有坚实的根基,悠久的历史渊源。最为明显的即有小黄侗族大歌、朝利侗族大歌、庆云侗族大歌、西山侗族大歌、巨洞江上侗族大歌等,而最为杰出的、闻名世界的要算小黄侗族大歌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gkMoPLLUPJniagGW0D3FSEuxKPN3MEmkW1S0E30NI3kcVT22vyo0NGw/640?
从江县居住着苗、侗、壮、水、瑶等19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保留着浓郁古朴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生活习俗,50多年来,从江县侗族大歌漂洋过海,传遍全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PmhTWdwMMUnicnTqGx1KQbInUdC4PLgLc7yU2Ackem712EpTFPV1Axw/640?这里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增小黄村,有被称为“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的占里村,有被国家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往洞乡增冲鼓楼,有“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


榕江县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NibqW4dkeG2YpnuiaLFNDvnCRjGIeHGt2hicRXAk932ia917SicGgHd9fBw/640?悠悠岁月流转,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承载着弥足珍贵民族文化的侗族大歌,那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是否依然如清泉般闪亮,而滋养他们的是歌声。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qo1r8V9Nd27aeVuFt3NAnYhTtsebVwKzicLwP6vrRwicwHxeoEmfqjFg/640?
榕江旧称古州,为江南八百州之一,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贵州省旅游优先发展区”、“红色革命老区”和“贵州省体操之乡”。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dau4ESgfq1s5ic8bibhBvia6LqNbBfEA3O9Et4tiaQHBRe3n7kv4iatBvrDcaQ8ia6uzKu3xXPhKoQ6jzIZlUJd4zbA/640?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A级民族村寨4个、文物133处,民族风情及民间艺术独具一格,享有“风情浓郁、璞玉浑金、无迹不古、山水独秀”的美称。http://mmbiz.qpic.cn/mmbiz/ziadDDQxbCJFDq1MaoNclaJOpElczibia6UXtxCadkIvdKUiaLVkuVnhkx32A3JCM6I4howpH175pChoFaXn9gKSicA/0? 关于侗族大歌只有亲身去聆听才能了解它的岁月悠久、荡气回肠下面就让一段视频带你感受这妙趣横生的侗族大歌吧▼
来源:多彩贵州网、时政黔东南、网络等“一路向黔”综合整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ZRmgicWSwj33XA2OFXRz9X3OI2U03Bar9ticpkWcTpX8oxfTtggUVoW29yUiaWYzS3OE0aEFke46qvbSPiaHawDJpA/640?wx_fmt=jpeg

如果亲们有想推荐的秀美村庄,可在微信右下方或者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小编将会收集文字与资料分享给大家……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http://mmbiz.qpic.cn/mmbiz/ZRmgicWSwj32ldqHqLqXMsZe9q6Ww8oVtpEZ4a8LlvDT1U9ARibtRuhpyb8hicMU0M6GdsYXRteobKAppTD7LVuLw/0?http://mmbiz.qpic.cn/mmbiz/ZRmgicWSwj32ldqHqLqXMsZe9q6Ww8oVt8RNcEibpdExibA2y3wxXbNqB9icvMv5kTIcYNQ9Fjcl42ko5scuksFH5g/0?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是一个以“唱歌为生命”的民族,他们的歌声曾闪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