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发表于 2017-2-7 11:36

一场在黔东南打了16年的战争,可惜绝大多数人不知道!




据2月6日镇远县旅游部门悉,今年起,该县将启动石屏山军旅文化园项目建设。据悉,石屏山上的古长城是中国南方长城的代表,它比八达岭明代长城早约100年。
在古代社会,因为水运发达,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镇远是中原地区行走滇缅的必经之路,因而它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发生的战争比比皆是。
其中比较著名的战斗有抗元战争,也就是南宋政府抗击蒙古军队的战争,镇远石屏山上的古长城,就是在这场战争中出现的。
据史料记载,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元军南侵,皇帝赵昀诏令筑“思州三隘”,抵御外敌进犯,当地守军遂在镇远石屏山上修建了“镇远长城”。
它起于石屏山东头悬崖,直到五牌红岩沟,全长3公里,城墙高约5米,宽约2.8米,垛口1200个,炮台一座,另修有兵房以及四个城门楼。

镇远古长城是南方长城的代表
就在修筑镇远长城的第二年,抗击元军的战斗打响,宋军在镇远青溪青浪关至县城一线构筑了坚固防线体系,战争因此持续了16年之久。
元军踏入镇远古城后,南宋军与镇远民众以舞阳河和镇远长城为依托,使用土炮,一次次打退了元军的攻击,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元军才突破了石屏山这座屏障。
在红军长征时期,红军以镇远长城等为依托,战斗了三天三夜,狠狠打击了追来之敌,为中央红军继续北上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但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因为掀起“破四旧”运动等原因,镇远古长城遭到破坏,长城上的石头被搬运走,作造田或者圈坟之用,因无人问津,此风越演越烈。
镇远古长城的残壁

“文革”时期,对于镇远长城的破坏更是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破坏者已不满足于搬运石头,还将兵房、城门楼等设施全部拆除运走或者焚烧,最后镇远长城只剩下了一道残垣。
镇远大力发展旅游业之后,重修石屏山古长城的呼声不觉于耳。镇远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出于发展旅游升级版的需求,将石屏山打造纳入了计划,并定于今年内启动。
据了解,根据相关规划方案,镇远县拟恢复重建石屏山古长城设施,包括烽火台、指挥古堡、点将台等,还将建主题军事博物馆、军事战役实景演艺馆等。此外,镇远石屏山还蕴藏着佛禅等文化元素,在打造过程,都将这些文化元素充分利用。

镇远古长城的残壁(来源:凯里快报罗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场在黔东南打了16年的战争,可惜绝大多数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