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兒_DnEJ6 发表于 2017-2-11 11:40

魅力黔东南——百节之乡



凯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聚的城市,是全国少数民族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大花园,被誉为“苗岭明珠”。这里居住着苗、汉、侗、布依、水、彝、壮、瑶等民族。依恋在这片土地上的苗侗同胞,千百年来秉持着对生活的执着、热爱和天赋灵性,创造出来丰厚的节庆文化。

凯里以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之热闹、习俗保存之完整而著称于世。每个民族都是有他们独特的节日。“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全年节日多达135个,是名副其实的“百节之乡”。
凯里的民族节日主要有:苗年节、鼓藏节、芦笙节、斗牛节、吃新节、爬坡节等。每逢佳节,热情豪放的酒歌、山歌伴随着苗家、侗家自奏,汇聚成多彩的歌舞海洋,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观赏。


1苗族鼓藏节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现在一般十三年举办一次,每届要连续举办三年的仪式活动,才算完结,其规模之宏大,形式之奇特,寓意之丰繁,堪称民族文化之一绝。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雷山县申报苗族鼓藏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鼓藏节的仪式由鼓社组织的领导"鼓藏头"操办,"鼓藏头"经由群众选举产生。从杀猪或牛祭祖到节日活动的系列程序均由"鼓藏头"组织安排,人们必须服从。鼓藏节的活动以跳芦笙舞为主,一般5~9天,也要单数。
2甘囊香芦笙节“甘囊香”是苗语的音译,意思是神仙汇聚和向往的地方。芦笙会是凯里苗族群众最盛大的民间节日活动,舟溪甘囊香芦笙堂是凯里苗族群众芦笙会聚会的重要场所,也是黔东南最大的、保留最完美的传统芦笙堂之一,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到正月二十举行芦笙会。


3(三)苗年苗年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苗族同胞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2008年6月7日, 苗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年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走寨结同年。芦笙踩堂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参加。先由小芦笙手吹出一阵短促的笙曲,接着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们则穿着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佩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

4吃新节吃新节,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大多在农历六月至九月间农作物成熟或农作物即将丰收期间举行。
过节时,家家煮糯米饭,几户联合杀一头猪或全寨宰一头牛分食,鸡鸭鱼各户自备。进餐前要用的祭品是从稻田中扯来7~9个秧苞置于饭上,祭祀“花树”“岩妈”或祭“桥”以及祖宗神灵。
5台江姊妹节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贵州省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杨家、偏寨,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台江县域内各支系的苗族过姊妹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间。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台江县申报的苗族姊妹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以青年女子为中心,邀约情人们相聚同吃姊妹饭、跳踩鼓舞、游方对歌、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真实地展现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变迁过程中男女情爱生活景象。此间,古老悠久的苗族歌舞服饰艺术、剽悍惊心的舞龙斗牛娱乐活动,宁静温馨的农家田间生活与追求返璞归真的现代旅游活动交织互动,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注意禁忌热情参与每个地方民俗都是通过长期文化积淀形成,包含大量的风俗和习惯,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民俗的禁忌。尊重他们千百年来的风俗习惯,现在的很多民族介入都具有开放性,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宾客,人们能够更加的深度融入他们得民族活动中。
https://mmbiz.qlogo.cn/mmbiz/cZV2hRpuAPjhXdiaw8ibquYYw8MI1InGKpouT8vEjNUJv7WZPW2QwAgYR5WV7kibqh5KF6qYgRL6tfTH2BuZoQBJg/0/mmbizgif?
信息来源:黔东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魅力黔东南——百节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