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发表于 2017-2-18 13:27

代代相传,让侗族大歌唱响世界——侗乡名人胡官美





“正月好风光,山水多明亮,林中布谷鸟,‘布谷,布谷,把歌唱’。榕树长新叶,生活奔小康,旧貌换新颜,村村寨寨喜洋洋。”

https://mmbiz.qlogo.cn/mmbiz/n55c0zAtzXuqX3sPm0aPiaK59w4KlKNp6U9JSb4P9AO5PHIxjVwicqY70BTSKgXbhcBQK10VuOJoJ3NHooLRCDOA/0?wx_fmt=gif


年过六旬的侗族妇女胡官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人,她的家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栽麻乡宰荡村,是名副其实的“侗族大歌之乡”。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和谐独特,演唱技巧极高,在国际上被喻为“天籁之音”。
  胡官美心地善良,心里装有上百首侗歌,熟练侗歌的各种唱法,在十里八乡是很有名气的歌师。

  三十多年来,胡官美一直义务给侗族孩子们传歌,学生已经多达300多人。
  侗人文化有三宝:大歌、鼓楼、风雨桥。在她的倡议下,宰荡村侗歌传习所修建在了这座风雨桥上,孩子们得以在这里传承侗民族传统文化。


  她常说:“饭养身,歌养心。”唱了一生侗歌的她如今非常重视对孩子文化的传承,深得孩子们的爱戴。
  村里的孩子一有空就会自发地来到她家,堂屋成了胡官美传授侗族大歌的教室。
  胡官美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了新一代歌师。目前,三个孙辈的孩子天天缠着外婆学歌。
  胡官美带着孩子走山路去学校。当地小学开始实施侗族大歌进课堂,组建校园侗歌队,聘请她一周两次进校传歌。
  在侗族地区,不会唱歌是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对象。即使在平常的生活中,侗族妇女也会边做事边唱歌。
  她的女儿(右)曾经在2009年全国青歌赛中获得原生态唱法银奖。侗族男女在对歌中认识并最终结合为夫妻的,约占当地家庭的33%,可见侗歌在侗族人民生活中所占的地位。
  细听,似虫鸣鸟唱又似山涧里流淌的清泉,沁人心脾。用歌声来交流感情,胡官美与儿媳在干农活时也不忘记唱歌。
  胡官美在为外孙女缝制衣服。她不仅心灵,而且手巧,全家人衣服上的精美图案都出自她的手。
  她不仅爱唱歌,而且注重创作高品位的歌,对自身的形象也有很高要求。
  胡官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这在当地只有她一个人独享这份荣誉。
  早在2007年,胡官美就成为省级非遗侗族大歌传承人,之后又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又有一批远方客人即将进寨,侗家人在寨门口摆下拦路酒,孩童们用稚嫩清脆的歌声热情迎接客人的到来。
  在演唱侗族大歌时,胡官美的声音起到了引领的核心作用,所有人的发音都会根据她的音调来走。
  只要有贵客进寨,这里的侗族妇女就会身着盛装出门迎接,精美的刺绣、蜡染和银饰让你目不暇接。
  侗族歌声传承了侗族人民的文化,侗族男女老幼通过唱歌加强了村民之间的民族凝聚力,在她们的心目中,唱歌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胡官美说,她这样教歌已经38年了,她一直要教到她唱不了歌为止。
  侗民族的人生就是歌唱的人生,歌、唱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胡官美的言传身教下,她一家人正在演绎着一个侗族家庭的歌唱人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代代相传,让侗族大歌唱响世界——侗乡名人胡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