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国苗绣|日本母女历时30年走遍贵州苗寨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dK8ibWgficZLl7RhavB6aCjC1pYIJ3nV8AjRK9VasDL9VA8UleCzK4Uw/640?wx_fmt=jpeg这是一个中国与日本,跨越空间的故事。这是一个1000年与30年,超越时间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日本母女。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洋流
历史翘望者,以笔为光,照亮100位历史人物
2015年,北京某高校开设“贵州苗族手工技艺演习工坊”培训课程,授课的是一位名叫鸟丸知子的日本学者。
有网友吐槽:一个日本人,凭什么跑到中国来教苗族刺绣?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鸟丸知子更懂、更爱苗绣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oicuMicFaENp9h79hmTHoVkqn1BndsPASUuoSoErl06JECqQtKnVic8rw/640?wx_fmt=jpeg鸟丸知子(右)
鸟丸知子与苗绣的缘分,还得从她的母亲说起。
鸟丸知子的母亲鸟丸贞惠,是日本工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员,主要工作是保护日本的传统纺织工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fhgx5LOIR4soDAaQoTnzYma4JRhvM4OZpGsvxRFmj7vyibpa7UTmrrQ/640?wx_fmt=jpeg
上世纪80年代,鸟丸贞惠来中国访问,无意间接触到中国苗绣,苗族丰富的纺织工艺与文化,令她震惊。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mHhucnbz5ETCDriav6JfIUYT5OpjMo4JZMyia5fAf3A4tFmJc1QWu8Mg/640?wx_fmt=jpeg苗绣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山区,苗绣是苗族代代传承的刺绣技艺,技法多样,色彩绚丽,创造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sibSSxYGk2zN43C0ptdnOFW4kdubNOZIl9icgpiciaouJbf6t03pOToUgw/640?wx_fmt=png苗族女子在刺绣
鸟丸贞惠惊叹道:“他们(苗族)的想象力和技艺解决了日本织造技术没能解决的问题。”
更让她惊讶的是,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这意味着,苗绣技艺只能通过口口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受到外界的冲击,传承千年的苗绣,有消失的危险。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RNd4ecUdialqDBoic0H0xeGRtNbzucIb6s8zMKzTGceibL4icicYakMsoCQ/640?wx_fmt=jpeg身穿苗绣的苗族姑娘
为了研究、保护苗绣,1985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鸟丸贞惠自掏腰包,带着简单的相机、笔和纸,走进了贵州大山。
苗族生活在贵州山区。黔道难,难于蜀道,难于上青天。
徒步翻过陡峭的山路,鸟丸贞惠步行几小时才能到达一个寨子,更别说艰苦的住宿条件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mfv7hHgyvDJBbkJdexzXfbIPneNuU41VFJhricaWiaicBEaHVaaoFicdtA/640?wx_fmt=jpeg
贵州苗寨
有时候,鸟丸贞惠精疲力尽地走进一个苗寨,却没有找到想看的东西,一无所获。
第一次访问某个村寨时,鸟丸贞惠会先了解寨子里的纺织、刺绣技术,再与纺(染)能手沟通,约定下一年再来看整个刺绣过程。
第二年,鸟丸贞惠再次来到寨子,观看、记录制作过程。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6s8gG5Eiar7k1JDgwuN8kWYakXHG0kbG0icZnsytInI7I8YZ7mqLesCQ/640?wx_fmt=jpeg鸟丸贞惠在观看刺绣过程
有时候运气不好,来晚了,只看到了制作的第二步,没看到第一步。怎么办?
很简单,明年再来一趟。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NozfoHqArSUBYQop5wKtRZABgNGO8iabaZicTtAR0Z9ia6upWpUJYweQQ/640?wx_fmt=jpeg鸟丸贞惠在学习苗绣工艺
寥寥数张照片,背后却是历时几年、数次奔波。
年纪那么大,不会说中文,需要翻译帮助,常年往山路崎岖的贵州大山里跑。回国后废寝忘食地整理照片、做笔记、查资料、写文章。为了验证了解的内容有无错误,还要做实验来确认……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xw6k4RysrT0iaRvlic8eXBS0YwMWueZO4T8QHtfH8SOZbR8e6RjkzPBA/640?wx_fmt=jpeg鸟丸贞惠在整理照片
丈夫和女儿都无法理解鸟丸贞惠的行为,还要为她跋山涉水的人身安全牵肠挂肚。
当时的鸟丸知子没有想到,她会继承母亲的衣钵,沿着母亲的脚印,走进未知的大山。
感念于母亲的执着,1994年,25岁的鸟丸知子,加入母亲的田野调查。一开始只是想帮助母亲,随着了解得深入,鸟丸知子渐渐爱上了苗绣。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uPQQfFZuyJRicoyE0iaUoRZo78a2rULKBOdWK4vLTJHicsicFaXicuvQmWg/640?wx_fmt=jpeg
鸟丸贞惠母女在苗寨
来到中国,鸟丸知子学会了中文,并在东华大学读完了中国纺织史及科学技术工学的硕士和博士。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2b2gy2MYVAhrib65lWtz5Bns7BXicuibtN1zdFtLu7EOfHqiay9YdWeIiag/640?wx_fmt=jpeg拿到博士学位的鸟丸知子
鸟丸贞惠的兴趣集中在苗族的纺织和染色上,鸟丸知子则深入到苗族的刺绣。她还向苗族人学习简单的绣法,以加深对苗绣的体悟。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3fta7v4ZcxZOluXFR0wpQaD61dzrT1IvWm3HdUjgU0dsNgVFOrUxXA/640?wx_fmt=jpeg鸟丸知子在学习苗绣
历时30年,鸟丸贞惠母女,翻山越岭,探访了180多个苗寨,足迹遍布贵州黔东南地区。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lwVDOPsb4Ju8C5zk4xUNTKLP8ChClQ9gQIOIdaicHVHRXafGCL5rL5Q/640?wx_fmt=png
鸟丸贞惠母女探访的地点(来源:《一针一线》)
鸟丸知子把自己在苗族所见的技法,收录在2008年英文版的《一针一线》书中。2011年,《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一书在中国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从工艺角度详细记录苗绣的专著。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dQ55MF9ticPlBZo1rJwfOv4pW7JLXyia4kDMzy0IUsdYdy3xia1V7uH6g/640?wx_fmt=png《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封面
不同于国内传统学者的文化研究,鸟丸知子不作过多判断,而是用图片形式细致地分解苗绣技法,忠实地为古老的苗族服饰、织布、蜡染、刺绣存照。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LbhKGcNAb8bBwgGLBmOFyqTd9cxwbhK5RJAQdDUmaH9cUy805ZNHYg/640?wx_fmt=jpeg鸟丸知子记录的苗绣技法(来源:《一针一线》)
书中的图片都是鸟丸知子一张一张亲自拍摄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GPJQdmUwcnRfiaYrgQpgpNuTCiafYK6mO2qhDcwcicGfPXYUkgicDL3RKg/640?wx_fmt=png
鸟丸知子拍摄的照片(来源:《一针一线》)
可谓,一针一线,一图一话,一心一意。
谈及与母亲研究苗绣的初衷,鸟丸知子说道,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所遭遇的情况,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很相似。“我们有很多古老工艺就这样消失了,再也无法恢复,我们不希望中国的苗绣和我们一样。”
苗绣传承千年,现状确实不容乐观。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趣味的不断变化,民族服装的市场越来越小,苗族青年人中,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人越来越少。更糟糕的是,苗绣艺人的数量日渐减少。年轻人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已不肯耐着性子来做苗绣了。
在20多年的探访中,一个疑问一直困扰着鸟丸知子:该不该购买苗绣?
觊觎苗绣独特的价值,资本早已涌入贵州,在苗寨大量收购苗绣。现在的苗寨集市,已经很难看到上好的老绣片了。
在探访中,经常有苗族人看出鸟丸知子很感兴趣,想把苗绣卖给她。鸟丸知子总要叮嘱她们:别卖了,多少钱也不要卖。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7eic0MGrneYibhkWXeLVPcwJyce4z6POTsmUgDRkfByEZV4fibiaMu8N9w/640?wx_fmt=jpeg
鸟丸知子对苗绣的爱,不是占有,而是成全,是希望苗绣在苗族永远延续……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们对苗族的历史文化研究都来源于阅读,未必比中国人更了解,母亲和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记录下这些工艺的原生态过程,这样即使它们消失了,只要这些记录还在,就有希望恢复它们。”她说。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0xpYCfDnYtEIPQNpKqhj9jEeuMGJtJaD4hevSFv6YkqSGYBjgqHdJQ/640?wx_fmt=jpeg鸟丸知子在授课
30年来,奔波于中国日本之间,跋涉于贵州大山之中,面对外界的不解与质疑,鸟丸知子有过孤独、迷茫。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2pX1sAImwDxPg7ot7tsVWmM6OhcnNyJRnONjVGOUFrZWfaUibk6B6nqD8ltC8pGnpvic1rxianvHNjbd7Dvk85Uw/640?wx_fmt=jpeg
每当身体和精神的承受力接近极限时,鸟丸知子都会想起母亲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做的工作,现在的人们还不知道有多么重要,可能100年后才会被肯定、被赞扬,因为100年后,这些传统工艺很可能已经失传。
提起中国,我们最先想到词语的是“历史悠久”、“文明古国”。
然而,又有多少诸如苗绣的文化瑰宝,寂寞无闻、后继无人,在悠悠岁月中凋零、湮没,终成“遗珠”之憾。
正如我们对苗绣知之甚少,鸟丸贞惠母女的事迹,也鲜为人知。
今天,《世界华人周刊》讲述这个故事,感谢这对日本母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拯救了苗绣,延续了中华之美。
[*]参考资料:
[*]纪录片:《泊客中国: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
[*]《苗绣:一针一线的信仰》,《中国国家旅游》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Qf8pNldHmkVo90vOqoLiaic0MvUpN8Yu9IO9pFiaRVCiaXuVpucQ7NicsSBdOgS5uo18p7f1lgcZ53XCYuVI3SL6mQ/0?wx_fmt=jpe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