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引援参战”严防“灯下黑”
有什么样的形势就有什么样的任务。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开展的新形势,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凯里市纪委监察局意识到:光靠内部监督是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了。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廉洁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生的“腐败免疫力”,凯里市纪委监察局积极适应新常态,认真把握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纪律约束提出了新要求,在强化自我监督和内部监督的同时,利用外部资源,引入外部力量,强化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
市纪委监察局引导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牢固树立“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和“监督也是爱护”的意识,向社会公开纪检监察干部内部监督的办法和举报电话、举报邮箱,把纪检监察机关的业务工作绘制流程图,列出清单,晒出职责和服务事项,设置“干部去向牌”,自觉接受党的监督、行政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使工作在严密的程序、严格的制度、有效的监督中规范开展,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
利用外部监督,力求对纪检监察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早查处,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绝不养痈遗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同时坚持从严执纪,不包庇、不袒护,勇于自揭家丑、正风肃纪,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预防“灯下黑”,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凯里市通过整合外部监督资源,畅通监督渠道,引导外部力量有序参与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促进外部监督“实体化”,努力构建内外结合、优势互补、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把纪检监察干部纳入到全方位的有效监督中来,着力打造一支“党性强、品行端、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树立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形象。(张文品 来源:多彩贵州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