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三穗寨头苗寨
寨头,位于贵州省三穗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是全国第二大的苗寨,这里民族节日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风味浓郁,独具特色,被称为"千里苗疆门户"。今年,寨头特色村寨建设被纳入全州"6个20工程"项目之一, 为了做活、做亮寨头特色村寨建设,三穗县委县政府从本地经济、旅游、文化等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以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着力点,大胆探索创新,凸显寨头村寨文化建设的"生命力"。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ZRmgicWSwj31Dzj7z2ALaUbGPgDYiaVREPXC8wuP4Q7Bt17oKCPqI5FUGQWoGTLz1c6E4xCiauOEBVwwzSoR6heJQ/0?wx_fmt=jpeg村寨文化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寨头除了具有苗族普遍性文化外,更有其独特的苗疆军事文化,现存有苗族抗清将领万官保牛故居、钉钯塘古战场遗址等苗族军事文化遗迹。在寨头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如何定位上,三穗县可谓动了不少"脑筋",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以"中国寨头军屯苗寨,南国蚩尤朝拜圣地"为打造目标,重点建设蚩尤文化园、抗清遗址等核心景点,进一步挖掘和凸显蚩尤文化、苗族军事历史文化等特色文化,力争通过2-3年时间,把寨头打造成为功能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空间结构科学的民族旅游村寨。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ZRmgicWSwj31Dzj7z2ALaUbGPgDYiaVREPj2SkUccaorerh31m4HzjjAThSGChFTsM3icNd81sdGePoJcnCrGlKRQ/0?wx_fmt=jpeg确定了寨头军事特色的民族文化核心后,整个项目的实施就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寨头特色文化为主线。之前对寨头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只停留在对文化历史背景的挖掘、文字图片的搜集整理以及民间原生态歌舞的发掘和打造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保护工作存在着较多的困难。而此次,民族特色村寨的项目建设就解决了这些困难,让寨头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更为规范、具体,如按照寨头民族村规划办公室的统一规划,房屋外墙装修雕琢成苗族特色图案,已装修完成外墙与正在装修中的外墙成鲜明对比。村民万昌达家三楼一底的房屋经过整治后,外墙颜色搭配协调,挑檐、窗花设计美观,"牛头"、"芦笙"等元素体现浓郁的苗族文化特色。现在整个项目完成征地164.1亩用于建设停车场、蚩尤文化园、抗清遗址等,正在进行风貌整治275户477间。目前,累计投入景区基础建设资金3000余万元,道路、给排水、文化场所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在组织设计和有序建设。黔东南三穗寨头苗寨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ZRmgicWSwj31Dzj7z2ALaUbGPgDYiaVREPdKw4L2zUHW8fJwKOhDQRicW1Ue65SicP4qXkyAiadYw3uJMyoSETGokBQ/0?wx_fmt=jpeg"品牌"活动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标志,只有创文化精品,才能强力推动村寨文化建设。寨头在开展农村文化"品牌"创立中,重点打造有本地特色,农民群众熟悉、喜爱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当地农民群众能积极参与,还能吸引周边的群众积极参加,如全国最大的野炊派对--寨头"二月二"禳桥,本身就极富特色,又通过近几年打造,周边省市的朋友都乐于前来感受。同时,做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把寨头民间手工艺、刺绣、手工编织等,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提升到工艺品加工产业。寨头的历史文化多为口口相传,民俗风情在生活中自然展示,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久而久之会误传甚至失传。为此,项目组协调县文化部门通过搜集、整理寨头的音乐、舞蹈、器乐等原始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编创,从而将寨头的民族文化内涵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在舞台上进行展现,着力打造寨头民族文化的传统"歌"、"舞"、"乐",使其成为三穗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精品,三穗文化对外展示的特色名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