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殊的感谢信 背后的故事令人...
“尊敬的张淼书记、各位领导:你们好!我叫顾兰英,是凯棠镇凯棠村三组一名在校生,现就读于凯里三中高一(20)班。今天,我怀着十分感恩的心情代表我的家人和我自己写下这封感谢信,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给我家的帮助,是你们对我学业上的帮助、物质上的支持以及精神上的鼓励,使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带来的温暖……”
近日,市委收到一封从凯棠镇凯棠村名叫顾兰英寄来的感谢信。 日前,记者通过感谢信来到凯棠镇走访,了解到,原来,这封感谢信的背后还有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
顾兰英接受记者采访
顾兰英家离凯棠镇上不远,周边很多人家已经建起了三四层楼的大房子,在崭新的楼群中,她家两间用木板钉起来的简陋木房一眼看去就显然十分不“合群”。多年来,由于她妈妈未曾上过学,性格十分内向,基本不懂汉语,只好在家做些农活。她父亲会点补锅补桶的技术,经常走村窜巷奔波劳碌,但收入很少,除了供顾兰英和哥哥上学外,家境十分贫寒。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quia2JS9NEibAuicNvfqT1hCbrl15Sl6cHayib3Of0mgllRzEULRaUTnOpTCxO8ZD5qLoHtkqjtTU91o2Y2LMNhibg/0?wx_fmt=jpeg顾兰英在家里劳动
几年前,哥哥放弃学业,远赴外省打工,家庭负担相对减轻了一些。2016年6月,正当顾兰英心怀对高中以及大学生活无限憧憬准备走向中考考场之际,父亲突然被确诊为癌症,噩耗传来,她几乎奔溃。她的父亲叫顾永昌,勤劳朴实,因为家境贫寒,父亲不愿多花钱去治疗,后来在家人和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的劝说下,去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住院一个多月后,顾兰英父亲出院了,恢复得还不错,虽然家里因此欠下几万元的外债,但却不能摧垮她和家人的生活信心。勤劳的顾永昌回到家后,总是闲不住,看到大家忙着收稻谷,他也去帮忙。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年9月,顾永昌的癌症复发,两个月后,他丢下家人,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父亲的离世,给顾兰英和家人带来了巨大打击,她不想再看到母亲日夜操劳,积劳成疾,多次向母亲提出要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她的母亲深受没有文化知识的苦头,始终没有同意。考上高中后,每当想到在家操劳的母亲,还有因为医治父亲欠下的银行贷款,顾兰英心急如焚,放弃学业的念头始终在她脑海闪现。
州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淼(右)亲切慰问顾兰英(中)及其母亲(资料图)
脱贫路上不落一人,命运的转机出现了。 “2017年1月18日,当我一家在为生计忧愁的时候,当我准备放弃学业向命运妥协的时候,是你们捧出的一颗颗爱心,让我看到了希望,再次让我获得了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顾兰英在信中这样表达她对党委、政府的感激之情。 原来,州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淼率市领导舒健、周志成、龙林、王建勇、张生科到凯棠镇凯棠村开展春节慰问活动,当天来到了顾兰英家里,获悉她家的艰难境况后,当即带头拿出自己身上带有的800元钱和市委市政府的慰问金,一并送给顾兰英,祝她们新春快乐,并表示会一直资助她完成高中学业,同时,鼓励她安心学习,好好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舒健(右)代表市委办慰问顾兰英母女(资料图)
今年来,凯里市着力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步伐,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绝不让一户贫困户在脱贫攻坚路上掉队。 顾兰英家遭遇的重大变故,也引起了凯棠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凯棠镇结合实际情况,在镇上给顾兰英的母亲安排了一个保洁员的岗位,每月有固定工资1000元,加上每月700多元的低保,顾兰英家的生活得到了保障,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quia2JS9NEibAuicNvfqT1hCbrl15Sl6cHxicxHHiaibJ7fD6wnicxMjJGcx10Qia27ynAoTtC1Exre7cHOH8ia73mssWQ/0?wx_fmt=jpeg市领导周志成(中)和顾兰英母女合影(资料图)
“现在上学除了国家给予的减免补助政策外,市里还给我们每个贫困学生办了一张银行卡,每月汇入200元生活费。我哥哥已经在外地上班,母亲也有了工作,家庭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里的负担也减轻了许多……我将会把你们的帮助和关怀化为我在学海拼搏的动力,努力学习,不怕困难,做一个奋发有为的学生。在此,我真诚地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学校,感谢凯里市各位领导以及帮助过我们家的所有人。最后,祝张淼书记和各位领导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顾兰英在感谢信的结尾这样表达感激之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