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脂肪 发表于 2017-8-12 15:41

剑河县南加镇柳基村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据统计,全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其中,黔东南州共有民族传统村落276个,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本期带大家走进剑河县南加镇柳基村。柳基村位于南加镇西南部15公里,距剑河县城115公里,311省道公路穿村而过,滨临仰阿莎湖,水陆交通便利。全村223户908人,其中侗族402人,苗族350人,汉族102人,水族52人。村寨坐落于甘棠山半山腰,民居建筑与山水风光相得映彰。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历史渊源:柳基村古称柳霁,原为一座古城,清雍正年间(1729-1734年)对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大举用兵之后为有效实施统治而设的一座分县城,隶属镇远府天柱县,时称“柳基分县”。最早为土城,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成,乾隆二年(1737年)改建石城,城墙总长1194米,高5米,墙基厚5米,墙顶部厚3米,城上建有6座炮塔,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以鹅卵石铺成的“花街”沿城墙脚围绕整个县城,因兵灾和年久失修大部分被损坏,2009年复建。城内还建有兵营、练兵场、县衙、府台、千总署、把总署、外委、牢房、城隍庙、粮仓、蔚文书院、江西馆、湖南馆、尼姑庵、关帝庙,后因少数民族义军攻破,兵营等古建筑尽毁,留下残墙断壁。几经历史更替,柳基古城由一个以政治军事所在地逐渐变成如今繁华的村庄。文化特征:1、柳基村是一个侗、苗、汉、水族长期和谐相处的古老村落,以吊脚楼为主要特征的民居建筑,民风淳朴,风情浓郁,这为丰富和发展剑河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柳基村是一个整体村貌保护较好的人文古迹村寨,其城墙、城门、炮台、街道、古井、蔚文书院、传统民居、五音纹及碑刻为文化的灵魂,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旅游开发;3、柳基村村民文化水平和素质都较高,大大促进从“要我保护”向“我要保护”的转化,境内古文化遗产及优良的气候环境形成了该村得天独厚旅游资源,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剑河县南加镇柳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