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脂肪 发表于 2017-8-14 15:01

锦屏的前世今生


锦屏因青山似锦、秀丽如屏而得名,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东部,总面积1597平方公里,辖15 个乡镇和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23 万。锦屏县的建置发端于明朝前期。为了便于军事行动的开展,朱桢在朱元璋的亲自授意下,在今铜鼓寨建铜鼓卫,驻军万余,分布在今锦屏县铜鼓镇境内和湖南省靖州县藕团镇与锦屏县铜鼓镇和大同乡交邻一带。铜鼓古城西门(杨秀廷)清雍正五年(1727)以铜鼓卫改建的锦屏县,县衙设在铜鼓卫治地,亦就近受理邻近湖耳司和“三江”等地的讼事。铜鼓筑城碑 (王宗勋)
道光十二年(1832),因地狭人少缘故,裁撤锦屏县,以其地改置锦屏乡,隶开泰县,派开泰县丞分驻。铜鼓镇新貌一角 (林顺先)
民国2年(1913)废黎平府,设黎平和开泰、榕江等县,将开泰县移至锦屏乡治地铜鼓,并提升锦屏乡为锦屏分县,仍隶开泰县管辖。民国3年(1914)1月,废开泰县及锦屏分县,以开泰县和锦屏分县之地域新建锦屏县。1936年的锦屏县城 (都朗)德国
  新建的锦屏县,县城移至王寨。县城从军事要地移至经济重镇,这标志着锦屏地区军事建设时代的结束和经济建设时代的开始。清水江木排 (单洪根)
  锦屏新县城王寨是清水江中下游地区木材贸易重镇“三江”(茅坪、王寨、卦治)之首“江”,木商云集,经济繁荣。县城搬到王寨后,“三江”等地人士提议将锦屏县名更称“三江县”,以与以木材贸易为主的林业经济繁荣的现实相符合,后来因与广西省早已有的三江县同名,最后还是决定继续沿用“锦屏”一名。清水江上放木排 (单洪根)
1955年经贵州省政府的批准,将黎平县八龙乡属的美貌、习门、高雪3个自然寨划归锦屏县地茶乡,将剑河县平岑乡的九勺、平然两个自然寨划归锦屏县黄门乡,新寨划归锦屏县高坝乡。至此,锦屏县的行政疆域基本上固定了下来。1984年旧貌锦屏县城旧貌九十年代以前的县城1994年10月的锦屏县城(杨胜屏) 90年代的锦屏县城县城天马广场(2009年摄) 2013年的锦屏县城 (彭泽良)2015年 摄的锦屏县城现在的锦屏县城(来源:杉乡锦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锦屏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