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黔东南人,你怎能不了解打造苗族银饰的全过程?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今天我们就带你们了解另一项圈粉数千万的——苗族银饰。千百年来,银饰始终在苗家儿女身上熠熠生辉。 银饰对苗族而言,既是早年大规模迁徙历史的遗存, 也是驱邪、消灾、祈福的美器。焊接处插入小银片
银饰苗族的节日和庆典很多, 每逢佳节,姑娘们便银饰盛装, 成群结队地如彩霞般齐聚一堂, 展示美丽风采。
盛装的苗家女,准备出门前往踩鼓场。
在清水江一带,人们还能看到全身佩满银饰的苗族姑娘们在踩鼓场上跳踩鼓舞。远远望去,恰似银浪阵阵,波光粼粼。一整套盛装银饰重约十二三公斤,平均价格也随工艺繁复程度浮动在七到十八万之间。
行进中的盛装苗女
手艺
苗族银饰工艺复杂,少则需要十几道工序。
银匠首先将熔化的白银加工成银片、银条和银丝。
压模
加工好的银片被夹进模具进行初步造型。
模具
将压模完成的银片固定在加工台上
然后采用压、錾、刻、镂等工艺,锻造出各种纹样
有待焊接的银锁
最终根据造型需要再将其焊接或编织成型。焊接用的是经硼砂水浸泡过的纯度70%-80%的小银片,而非银饰主体纯度为99%的足银。
银饰打造完毕后,还需经历洗银的过程方能白亮耀眼、璀璨夺目。洗银时,先用喷枪将银器烧红。
再投入盐酸溶液中略加浸泡,如此重复约两次。
最后再用清水洗净晾干,一件精美绝伦的银饰便在匠人的巧手之下诞生了。
苗族银饰长久以来都是在苗族地区流传,改革开放后,其开发前景看好。但是,银饰锻打技艺一般是在家庭内部承传,无法择优而授,原有艺人多已年老,真正能继承银饰锻造这一精湛工艺的并不多,所以这门特色技艺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有必要加强保护工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