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美人靠,你见过几个?
黔东南的每一栋优美良好的建筑,它的材料、细节以及灵感都来自于这片淳朴的大自然,它们在大自然的教化下,显得格外的幽雅、博大,却依旧保持着那一份亘古不变的淳朴、自然和真实的味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世界如何变幻,他们仍风雨不动安如山,真善美的品质也始终不变。吊脚楼黔东南最为普遍的便是吊脚楼,它的热点在于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它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风雨桥
来到黔东南你会发现,凡是走过的桥,大部分都已风雨桥为主。它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是休闲观景、听雨声鸟鸣、消食闲走的极佳场所。
鼓楼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民俗建筑物,凡侗族居住地区,村村寨寨都建有鼓楼,较大的侗寨,一个寨中可以见到数座鼓楼。为杉木结构,呈宝塔形,双葫芦顶,多层,八檐八角伞顶,是鼓楼的顶部。鼓楼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侗族聚居地的明显特征,凡是侗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几乎都有鼓楼,它已经成为侗家村寨的重要标志。
美人靠美人靠,在美丽的黔东南,美人靠是苗寨建筑显著的特色之一,它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故名。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靠坐着十分舒适,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一侧,除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
在这个倡导生态文明的时代,贵州黔东南的宝贵生态文明已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而黔东南作为贵州的旅游生态圣地,有着这么多丰富的民族风情文化,你难道不想来领略一下吗?好山好水好人家,我在最美黔东南等你。(贵州风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