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下江镇巨洞村
“ 银潭村距从江县城20km,银潭村距厦蓉高速公路从江西出口、乡政府谷坪10公里,为二级公路。全村共323户,2116 人,村庄占地面积71亩,主要种植水稻、经济木林等作物。 银潭村是一个保持着侗族原生民族服饰文化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典型侗寨,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银潭侗寨座落在山顶山谷之中,周围植被丰富,植物种群繁多,古树参天。弯弯曲曲的小溪呈多个S形沿着山谷在寨中潺潺流淌,小溪上40多座小桥把两岸的住户连接起来,如同江南水乡。两岸“干栏”式的吊脚楼矗立,一直向山麓延伸,鼓楼耸立其间,使整个村寨错落有致。稻田、池塘、溪流在阳光下泛起一片片银光,据说银潭因而得名。”
历史渊源:远古为荆楚边陲称鬼方,宋属诚州、平州、融州地,元、明属曹滴洞长官司,明永乐置黎平府属黎平府开泰县,民国三年属黎平县,民国三十年下江与永从县合并属从江县。
文化特征:银潭村地处深山之中的银潭,民居、鼓楼、禾晾、禾仓、戏台保持着特有粗犷、真实、原始的品质,神秘古朴、原汁原味的民族原生态文化独树一帜。说银潭处处显古并不为过。一是“干栏”式的吊脚楼古、鼓楼古、戏台古,这些清一色的杉木结构建筑物,不问世事,静静地耸立在山谷之中,经受着岁月的洗礼。 银潭有方井一,圆井二。银潭的树古。村子周围百年古树参天,最有名的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据村中人介绍,村寨周围大大小小共有96棵红豆杉树。 银潭的山美、水美、景色美,林木青翠,风光旖旎,空气清新。银潭的人纯朴、好客。每当客人来到银潭,村民都要举行独特且隆重的迎宾仪式迎接客人。热情好客的侗家人,常以其俗食――糯米饭、腌肉、腌鱼、红肉、牛瘪、羊瘪、烧鱼、鱼生、米酒、米炖菜等来款待客人,席间侗族姑娘常向客人唱歌敬酒,用歌声表达对客人的热情,让客人感受侗族的习俗。银潭传统的节日有侗年、三月的下谷节、四月的棉花节、六月敬牛节、七月七吃新节。(来源: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