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脂肪 发表于 2017-9-6 10:28

贵州从江:小黄侗寨,从娃娃开始就会唱侗族大歌




侗族人热爱唱歌,几乎每个人都是一会说话就会唱歌了。上百人齐声共唱侗族大歌,又是另外一番气势恢宏的场面。(从江微博达人:张艺)
潘玉出生的时候,哭声特别响亮,特别尖锐,于是,奶奶说:“这小家伙,是个唱高声的好苗子,将来一定是一个好歌手。”奶奶的话果然没有错,小玉一岁半开始跟着奶奶学儿歌,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她已经学会了许多儿歌:蝉之歌、布谷鸟歌、青蛙歌等,也许是基因的关系,她学歌特别快,也唱得特别好,声音甜美。
按照当地的习俗,婴儿出生3个月后,就要与童年一同成长的婴儿编入同一歌队,让这些孩子长大后一起与别的歌队比赛唱歌。潘玉满三个月就被编进了第66歌队,后来还成了队里最好的领歌。
侗族人热爱唱歌,以潘玉居住的小黄村为例,这里的居民个个都是歌手。侗歌的唱法十分特别,对于一个出色的侗歌手来说,一切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从风声雨声、清泉流水,到山林间的鸟叫蝉鸣,都是他们的模仿对象。
小黄村的歌手个个都在山林间长大,没事就跑到林子里去聆听、模仿大自然的声音,锻炼出最独一无二的声线。而当一个音起,上百人齐声共唱时,又是另外一番气势恢宏的场面,被称为是“侗族大歌”。

每年,在小黄村,人们都要举行多场侗族大歌比赛,气氛就好像过节一样。男人们一律要换上新的头帕,穿上新的对襟衫,姑娘们则更为艳丽,头戴熠熠生辉的银饰品,刺绣精致的裙裾把她们映衬得花枝招展。男男女女迤俪迈上歌台,分两列站齐,面容虔诚,歌声嘹亮,顿时台下鸦雀无声。第一次见到那种场面的人,无不被他们的感召力和气势所震慑。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种流传于少数民族的歌唱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汇演,逐渐被人所知。1986年,6名从从江、黎平走出去的侗族姑娘参加了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从此以后,侗歌登上世界乐坛。2009年,侗族大歌正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评委一致认为,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从江:小黄侗寨,从娃娃开始就会唱侗族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