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8688 发表于 2017-9-27 09:48

荒山变成花果园,苗寨致富全靠它






昔日荒山坡 如今果飘香——凯里市掌甘红心猕猴桃基地致富带头人顾智先创业记特约记者杨娟 摄影报道
山山岭岭果飘香       近日,凯里市凯棠镇掌甘红心猕猴桃基地开园,盛果迎客,来来往往的自驾游车辆络绎不绝。      这天,绿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顾智先起了个大早,附近的十几个村民也齐齐赶来帮忙,清晨宰杀的一头黑毛猪置于宽大的案板上,大家各自分工忙得不亦乐乎,为掌甘红心猕猴桃基地开园的第一批游客准备免费的“农家乐”。顾智先在红心猕猴桃基地建了几间简易的砖房,他挥毫写下一幅大红对联贴于大门,非常醒目:      上联:激浊扬清清则开朗朗朗乾坤昭盛世      下联:脱贫致富富而思源源源雨露润苍生      横批:勤而不匮      有游客经过,驻足细品其意,钦佩地竖起了大拇指,顾智先说:“见笑了,字写得很丑,但表达了我坚持创业带头致富的信念!”
放弃高薪返乡创业意气风发创大业       现年40岁的顾智先是土生土长的凯棠镇凯哨村人,早年勤于学业跳出“农门”,先后在两家金融部门供职十余年,拿着令人羡慕的年薪,日子小康生活富足。       顾智先18岁的大女儿说:“我爸如果不出来创业我们的生活也会过得很好,这几年创业,家人跟着吃尽了苦头,可是苦尽甘来,现在看到红心猕猴桃挂满枝头,100多个合作社社员欢喜的笑脸,我们也终于理解了他当初的选择和坚持。”      2011年,顾智先在广州的一家大型超市好奇地拿起货架上的一颗进口红心猕猴桃端详,标价:8元1个。水果不按斤卖,按个卖?换算下来一斤要50多元。这种家乡人称之为“马屎坨”的水果居然有个这么高大上的“亲戚”。如果家乡也能够种植出这种水果,那得带动多少父老乡亲致富!受其触动,顾智先和家人商量,想返乡种植红心猕猴桃,但立刻遭到了强烈反对。顾智先也不争辩,默默地为返乡创业作前期准备。       位于凯里市凯棠镇养小村、凯哨村、白水村的掌甘(地名)片区,海拔为697米,年均降水量1142毫米,年平均气温15.5℃,周边无污染源。农学专业毕业的顾智先捡起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开始细致地审视家乡掌甘这片再熟悉不过的土地。掌甘,村里人也称之为“长干”,意为没有水。这一片红土地酸性大,村民种植农作物长势不好,产量低,因此,荒山荒地多,杂草长得比人还高。顾智先爬坡上坎选定了掌甘地区15个点的土壤进行取样,送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分析,其结果令他大喜过望,15个采样点的平均PH值达到6.4,这意味着掌甘这片土地不适宜种植不“喜酸”的传统农作物,却非常适合种植猕猴桃、车厘子(美国大樱桃)、仙草(王老吉、加多宝等饮料核心配料)等“喜酸”的经济果木。      选育种植新西兰进口的红心猕猴桃,顾智先有着细致的分析和考量。其一,掌甘红土地酸性大,适宜种植红心猕猴桃;其二,种植新西兰进口的红心猕猴桃易运输储存,市场价格高,前景广阔;其三,掌甘荒山荒地多便于流转连片土地,形成规模效应。
艰难创业不言放弃硕果累累       说干就干,2012年9月顾智先说服家人,拿出60多万元积蓄,流转到375亩土地,一头扎进大山事事亲力亲为开始艰苦创业。顾智先明白,科学种植的重要性,在他的身后,先后有28名农业种植专家学者帮助他解决种植中遇到的技术壁垒。通过对新西兰优良品种红心猕猴桃引种及丰产栽培试验,顾智先掌握了红心猕猴桃在掌甘地区的生长发育周期和温度、湿度、雨量、光照对其丰产栽培的影响,摸清了物候期及生物学特性,科学地进行了丰产栽培技术研究。2013年,他又借遍亲朋好友,筹集到50万元用于73亩红心猕猴桃种植。       提起2014年,顾智先仍心有余悸:“我完全没有想到种植红心猕猴桃会需要投入那么多,就像填不满的无底洞,由于资金链断裂,差一点就要放弃,差一点就血本无归”。前期投入的60万元及向亲朋好友借的50万元用完了,再也借不到一分钱。红心猕猴桃种植3年上架,4年挂果,5年到达盛果期。       这一年,红心猕猴桃长势良好但离挂果产生效益尚有距离,果园养护、技术投入、扩大种植都需要花钱,怎么办?家人及亲朋好友反对的声音也来越大。一边是自己认定坚持带动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理想,一边是无资金投入面临前功尽弃的现实,顾智先陷入了困境,异常痛苦。他和爱人进行了一场恳切的长谈,最终家里唯一的房产证在银行抵押贷款到50万元后续资金,顾智先长长舒了一口气,但资金压力依然很大。为了节省开支,他既是技术员又是搬运工。挑粪、剪枝、除草自己干,果园里好多上百斤架枝的水泥柱子都是他搬运进园里的,但这也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一次搬运重物进山的过程中伤到了腰,顾智先说:“以前百把斤的东西扛在肩上不在话下,但自从那次受伤后,重物完全提不起来了。”后来,妻子辞掉稳定的工作,和丈夫一起进山种植红心猕猴桃。山下的几间用于看护猕猴桃园的简易砖房,就成了他们的家。
“致富果”结出新希望猕猴桃熟透游客乐
      顾智先坚信 “人只要肯努力总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转眼间到了2016年,20亩果树结出40000多公斤品质优良的红心猕猴桃,投入市场获得一致好评,拥有线上电商两个代理商,线下经销商四家企业代销,进园采摘营销策划带来2000人次的流量,共收入120多万元。顾智先为红心猕猴桃注册取得"领礼得"商标。这一年12月,他作为法人成立了名为绿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农户普遍存在收入不高,抗风险能力弱,对新鲜事物保持观望的态度,所以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加上他自己,只有7名社员。      今年,进入盛产期的150亩红心猕猴桃平均亩产1500公斤,保守收入预计400多万元。顾智先申报的2017年猕猴桃授粉关键性技术示范与应用(猕猴桃种植两大瓶颈——授粉技术、溃疡病)获得凯里市科技局认定,五年来经多家权威机构检测无溃疡病感染。同时,基地的红心猕猴桃还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下一步,顾智先打算在2018年申报绿色食品认定,2020年申报有机食品认定。在他看来,这是走向高端市场的“敲门砖”。       凯棠镇决定申报红心猕猴桃种植项目为全镇扶贫攻坚重点项目,重点以掌甘农业园红心猕猴桃基地为主体,围绕本基地发展规划建园2800亩红心猕猴桃观光旅游为一体现代农业园区。在今年脱贫攻坚、发展一村一品创业项目中,凯哨村“两委”积极走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产业为富民兴村的发展道路,将全村113户贫困户吸纳加入红心猕猴桃产业发展队伍,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确定顾智先为“领头羊”,制定三年富民、五年兴村的目标。截至目前,合作社流转到用发展的土地700余亩。       顾智先介绍,合作社社员通过土地流转,享有两个方面的收入。一是根据流转的土地多少及收入分红;二是在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务工的收入。除包吃住外,每人每天60元,务工期间平均每人每月1500元左右。以每名社员平均2至3亩流转土地加入合作社来算,他的目标是规模种植及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起来后,每年为合作社的社员分红7至8万元。      鲜果销售难历来是种植户最大的“心病”。可是掌甘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的红心猕猴桃却俏销市场,供不应求。除引进新西兰红心猕猴桃植株外,还在种植技术环节上严格要求,保证其品质。“通俗点说就是,我们的红心猕猴桃除了品质纯正外,在几年的种植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除草剂,植株全都是使用牛粪等有机肥(农家肥),绝对绿色生态”顾智先介绍道,“感谢电商时代”,红心猕猴桃不愁销,其中最大的销售渠道是淘宝和天猫销售平台,这两个平台的销售商通过对果品的实地考察认为鲜果品质优,从2016年起能够向外销售掌甘红心猕猴桃基地40%至50%的鲜果。此外 ,通过市内合作的多家大超市、精品水果连锁店,基本上可以解决销售难题。随着进园采摘游客通过微信平台传播采摘乐趣及果品品质的效应,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基地现场采摘,这一块的销售量同样不容小觑。      顾智先还有更大的目标:“围绕红心猕猴桃核心产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他还计划和大型企业合作红心猕猴桃深加工,让小小“致富果”产生更大的附加值。猕猴桃园里采摘忙       掌甘红心猕猴桃基地开园当日,300多自驾游客进园采摘,游客们提着鲜果尽兴而归,山下一葡萄园种植户好奇地问:“你那一袋猕猴桃多少钱?”游客回答:“20斤360元,比网上同品质的便宜好多!”农户思忖良久,喃喃自语道:“明年一定要加入那个合作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荒山变成花果园,苗寨致富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