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最大的「 危机」是胃?
第一批00后悄悄地度过了自己的18岁生日90后都在感叹自己老了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可是更悲伤的是对于90后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胃药已经成为了工位上的必备品吃饭时会默默把米饭换成馒头喝酒的时候偷偷的跟服务员换成常温的……
日益衰弱的胃,才是90后最大的「 危机」据统计,13亿中国人中有1.2亿肠胃病患者,且患者低龄化趋势明显。据2015年的一份调查,比较30年前的数据,近五年来19-35岁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高了一倍。35岁以下年轻人患胃癌的比例占病患总数的6%-11%。平均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八成胃癌患者发病初期都有胃部疼痛的症状。胃疼中的年轻人瞬间毛骨悚然。我们的胃看似强大,能消化酸甜苦辣各种味道,软、硬各种食物,但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脆弱。6种“变形”侵蚀胃健康胃是一个讲原则的器官,工作讲究“朝九晚五”和“规矩分明”,比如,进食得定时、定量、有顺序等。一旦节奏打乱,“变形”了,其功能受到影响,胃部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1、弹簧胃“饿扁了”、“吃撑了”是不少上班族的饮食常态,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进食规律,使胃该休息时没休息,该运动时不运动,而是像弹簧一样被不断“挤压”。 饿得太久,胃酸增多,会损害胃黏膜,导致胃糜烂甚至胃溃疡;吃得过饱,会加重胃负担,导致胃下垂,出现消化不良。
2、压力胃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很容易触动消化系统的“神经”,渐渐招来胃病。在中青年群体中,因精神压力大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占绝大多数。胃肠道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的情绪中,会引起神经调节紊乱,削弱胃粘膜保护屏障功能,造成胃功能受损,导致慢性胃病。
3、烟酒胃聚餐时,少不了以酒助兴,但酒精中的乙醇却能对胃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久之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发生胃炎、胃出血。尤其是原本就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更易因天寒、抵抗力下降、饮酒等原因导致胃病发作。
同时,烟草也是胃的一个劲敌。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化学物质,会刺激胃黏膜,使盐酸分泌增加,导致胃炎或溃疡的发生。
4、垃圾胃大鱼大肉、油炸等高脂肪食物,会给我们的胃造成巨大的消化负担。瑞典一项研究显示,食用过多加工的肉类食品,例如咸肉、香肠、熏肉,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相比水果蔬菜而言,高脂食物更难消化。一旦消化不了,就会出现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等情况。
5、熬夜胃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平均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这个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熬夜,胃肠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6、药物胃大量临床资料显示,许多药物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粘膜,引起炎症和溃疡。比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药物,如果不经医嘱长期大量使用,会对胃肠造成刺激、损伤,逐渐引起急性胃粘膜病变。
养胃,说白了就两个字:不作!
01规律吃饭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饥一顿饱一顿。一般情况下,三餐最好在以下时间进行: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外出就餐时,每次少盛一点,吃饭前喝杯水或是喝碗汤,都可避免吃撑。02不要狼吞虎咽让食物在嘴里多停留一会儿,食物嚼的越细,胃的负担就越小。有些人提倡每口饭都要嚼 20 次再咽下去,虽然有些死板,但有道理。习惯了狼吞虎咽的人,可以先强制自己多嚼几下再咽,慢慢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03少烟酒烟酒对于肠胃的刺激,是最大的。您喝一顿大酒,对胃的伤害,可能半个月都缓不过来。还有一些养生的「药酒」,也不要喝。 烟不但直接损伤胃粘膜,而且会对胃的微血管造成损害,使胃黏膜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此外,烟也会增加胃溃疡、慢性胃炎的发病率。04适当运动饭后立马坐着或躺下容易让胃酸逆流到食道,建议饭后站立或散步半小时左右,若有饱胀感,可在腹部顺时针按摩10~20圈。05心情愉悦好心态不仅有助缓解焦虑的情绪,还有利于改善胃肠功能,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紧张就胃痛的原因,建议生活中保持开朗、乐观,不生闷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