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展民族工艺之美 谋脱贫致富之路
这是一场指尖技艺的视觉盛宴,一个民族民间文化展示的大舞台。这也是一场脱贫攻坚产品展示会,一个助力产销对接的好平台。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7zeibDgr620Kr0HB1s2f1n7e9u4fa7cC1NnDoHrQmvtGFzfuiarR0eleBlpkbCQeFiaVXJaXQuWcOZ7gicQEicly4w/640?wx_fmt=jpeg7月20日至23日,以“弘扬工匠精神 共筑民族品牌”为主题的2018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第七届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如约而至。“熟悉中又带着很多惊喜。”应“约”而来的民众高度评价这次盛会。7年,七届博览会。未见“疲态”的盛会背后,是民族民间工艺之美的长盛不衰,更离不开凯里市不断在博览会中融入新元素,注入新活力的创新举动。从去年开始,结合脱贫攻坚主旋律,凯里市率先创新地将脱贫攻坚与博览会“合体”。这一举动,并非生硬“捆绑”,而是智慧“火花”的现实呈现。一方面,通过连续办会,凯里市成功将博览会推上了我省三大品牌节会之一,助推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搭建了民族民间工艺品传承、交流、合作、发展、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凯里也有着刻不容缓的脱贫重任。近年来,通过博览会平台的展示、推送,凯里“指尖艺术”大放光彩,银饰、刺绣文化产业发展强势崛起,从中涌现出来的脱贫致富故事数不胜数。在凯里市凯棠镇梅香村,56名绣娘们采取抱团发展,自筹资金成立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村党组织+农户”的模式发展刺绣产业,仅去年一年,村里就承接了40万的订单,使18户贫困户脱了贫。在凯里经济开发区,苗妹非遗博物馆与贫困绣娘合作,让苗绣文化与特色旅游相结合,仅去年就带动绣娘100多人脱贫。在凯里下司古镇,去年打造的“1808”文创扶贫街,融合了农民画、银饰、刺绣等多种艺术,到去年底已助力下司清江村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脱贫任务。正是看到了博览会的拉动作用,在去年11月举办的2017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上,凯里市在现场专门设置了18个展位,为18个贫困村寨展示各具特色民族手工艺品和农特产品,让人眼前一亮。今年的博览会,相比去年,又增添了不少亮点和特色。民族民间工艺之美依然夺人眼球。本届博览会主会场设在凯里高铁南站商业广场,在凯里互联网众创产业园和凯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设两个分会场。主会场展馆内分“一带一路”国际展区、锦绣中华名品展区、多彩贵州展区、大美黔东南展区、脱贫攻坚产品展销区五大主题展区,设展位150个,其中特装展位37个,标准展位113个。有来自加纳、马来西亚、老挝等9个国家以及省内外地区和城市的200余家展商参展,展品涵盖各类银饰、刺绣工艺品、民族服装服饰、染织布艺、古玩、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产品、礼品等传统手工艺品和地方名特优产品等。“精美、很有创意。”在凯里馆的刺绣展示现场,参观民众啧啧称奇地谈论着绣娘刘英带来的苗绣高端定制华服。曾获得“全州百佳绣娘”“华夏匠心金奖”的绣娘刘英,此次是特地从北京赶回参加博览会,她一直致力于将苗绣技艺融入高端定制服饰、床上用品、家具用品中,一件苗绣旗袍就能卖到几万元的价格。近年来,她带领黔东南近2000余名绣娘走上了致富道路。“大力扶持通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7zeibDgr620Kr0HB1s2f1n7e9u4fa7cC7ibpoqvrtmVH4ybvy7QI159kynjNZRg8CM0vXXZ4jHdbRMiazsnxzibqw/640?wx_fmt=jpeg过示范带动绣娘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典型。”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凯里市委书记杨昌鹏在博览会现场了解刘英的发展故事后说。博览会现场,除了名绣娘、名工匠们的技艺展示,今年还添了一道灵动的“风景”。今年的博览会首次开展了“小工匠、大未来”展示展销活动,展示近年来黔东南州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丰硕成果。“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在博览会“小工匠 大未来”展示展销区,凯里市第八幼儿园、凯里市一职校、凯里市第二十一小、凯里市四幼等学校的孩子们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美丽的梦想融于剪纸、插画、石头画、绢花、布艺等作品中,吸引了大家关注的目光,纷纷解囊购买。在现场参观的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凯里市委书记杨昌鹏,凯里市委副书记、市长罗杰也赞赏有加,现场通过微信扫码等形式,买下孩子们别致新颖、匠心独具的作品。除此之外,今年的博览会还举办了银饰刺绣作品评奖暨黔东南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评选出传统刺绣金奖3个;银奖7个;铜奖15个。民族民间刺绣金奖20个;银奖39个;铜奖65个。银饰类金奖5个,银奖12个,铜奖19个。充分展示丰富、绚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工艺大师高超、精湛的手工技艺。在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7zeibDgr620Kr0HB1s2f1n7e9u4fa7cCzh1JUFAblg6v3UEIIz4D3F1jImUHPJqba5Bw1U065Uicn1eA8QPRvug/640?wx_fmt=jpeg展示民族民间工艺之美的同时,今年的博览会也更加深入地融合了脱贫攻坚主题,亮点多多。一是在馆内设立“脱贫攻坚产品展销区”,免费为黔东南州部分产业扶贫企业、极贫乡(村)专业合作社提供展位。二是首次在馆内设立“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产品信息墙”,将脱贫攻坚产品信息通过图片、文字进行展示发布,积极为农村合作社、涉农企业寻找销售渠道。三是首次组织“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暨签约仪式”活动,在博览会期间组织农村合作社、涉农企业与国内外采购商进行接洽,促成产业扶贫产销对接,力求达成更多产业扶贫订单。19单,合计总金额为23613.78万元。这是今年博览会期间促成的漂亮产销对接成绩单。在7月21日下午举行的“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暨签约仪式”上,来自凯里、施秉、榕江等近19家公司与省内外客商达成合作协议,并就刺绣、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农产品等产品实现产销对接。博览会与推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全方位互动,让“指尖艺术”正变为“指尖经济”,也架起了合作与沟通的桥梁,拓宽了脱贫致富道路。(陈丹 粟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