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新闻发布 发表于 2018-10-27 11:36

凯里市构筑未成年人保护“五张网” 打造儿童温暖之家



今年4月,凯里市在南山社区率先成立全省首家由社工提供专业服务的社区儿童服务中心,通过3+X(社区、社工、学校+周边可利用资源)模式全方位、多样化做好未成年人保障工作。凯里市作为全国第一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试点,5年来,逐步建立完善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三级联动机制。2017年,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实施“五张网”模式,扎实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全市上下形成了“合力监护、相伴成长”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浓厚氛围。顶层推动构建组织网。凯里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7年市级匹配了100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监护评估、救助帮扶、宣传引导等工作。
完善机制构建信息网。全市建立了辖区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及时更新未成年人基础台账。并建立部门帮扶联络机制、学校登记报告机制、三级信息共享协作机制,做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及时发现,及时提供有效救助保护。整合资源构建救助网。通过完善以专项救助制度为主体,相关救助机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对达不到低保条件的,采用临时困难补助、医疗困难补助、慈善救助等方式,多渠道解决困境未成年人的不同需求和困难。
凝聚合力构建社会网。全市上下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引导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并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肃清社会不良风气,组织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人才引进构建服务网。凯里市积极组织开展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业化和精准化。截至目前,已成功孵化出两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介入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心理辅导、亲情陪伴、创伤治疗等服务。在大十字街道的南山社区、和谐社区、金山社区、苹果山社区和凯棠镇的白水村分别配备了1名驻点社工具体负责开展服务工作。
(来源:风情凯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凯里市构筑未成年人保护“五张网” 打造儿童温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