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受凉,快试试这5种驱寒保暖的食疗方!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感冒、发烧、咳嗽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感受风寒的第一时间内,采取方法得当,及时把寒气从身体里清除,那么发烧、咽喉肿痛这些不适症状发生的几率将大大降低,也不会有后面的打针、吃药、请假、卧床这些麻烦事了。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Ko5175g11VK2kYU7pjgGDWfC3jiaUib9rCiaBVMBCaMeicnWV3lbTZ6D4KHkor7iatibv5FcnlLHJRBlEyhArYVu1dw/0?wx_fmt=jpeg
身体受寒,最初会出现怕冷、流清鼻涕、头痛等症状。遇到这些症状,立马采取祛寒措施——发汗,不要犹豫。祛寒,讲究的是要及时、快。除寒食物一定要具有辛温的特性。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的作用;温,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驱寒食物选择有葱、姜、胡椒粉,也可以备些紫苏叶,这个可以在药店提前购买。
1.姜糖饮
食材:鲜姜3~5片,红糖适量,水500毫升。
方法:将姜片放入水中,煮开约3~5分钟,放入红糖1~2勺即可。
服用:趁热喝,如有必要,在喝热姜水时可穿厚衣盖被,以帮助出汗祛寒。
提示:姜糖饮制作简单、快捷,大多数人都可服用。腹空比较饥饿时,不建议用此法。
姜糖饮用于解表发汗,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5分钟合适。若煎煮时间长,起到温中的作用,辛散的力量减弱,不利于发汗。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Ko5175g11VK2kYU7pjgGDWfC3jiaUib9rswJylbwbdmDSicAcTKvPJLSVnTnCwibf3fYibKy2LerbibT5DOaYbiaplUw/0?wx_fmt=jpeg
2.葱白粥
食材: 粳米25 克( 一小把的量) , 水500~600毫升,大葱白3段。
方法:将粳米、葱白段一起放入水中一同煮,至米熟,将葱白段捞出。
服用:趁热,连米带汤一起喝,确保出汗。
提示:米粥可以补益中气,对那些体虚者比较适合,缺点就是熬制需要点时间。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Ko5175g11VK2kYU7pjgGDWfC3jiaUib9raiaWlObOZStuHeFicEABicib7jVibzo6DCnygZmFI7vWxb5r2A2LZWux6dA/0?wx_fmt=jpeg
3.羊肉胡椒汤食材:羊肉100~250克,胡椒粉适量,姜片3片,盐少许。
方法:羊肉切成方块,用热水焯一下除腥。将羊肉、姜放入开水中,煮至羊肉熟,放入2汤匙胡椒粉,盐少许。
服用:趁热喝肉汤。
提示:只喝汤不吃肉,适用于受寒重,感觉特别冷,或伴有寒气伤胃、肚子冷痛、腹泻者。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Ko5175g11VK2kYU7pjgGDWfC3jiaUib9rZkztSczwFnZXeZpO8ZMMYNXtpR75eNLJXMUDeKwshUkFMXorFCpiazQ/0?wx_fmt=jpeg
胡椒
4.酸辣汤
食材:豆腐100克切成细条,木耳切丝,鸡蛋1个,醋3勺,胡椒粉2勺,生姜切丝少许,水淀粉适量。
方法:将木耳丝、豆腐、生姜放入沸水中,煮3~5分钟。醋、胡椒粉兑好倒入锅中,加入水淀粉搅匀。小火开锅,均匀倒入鸡蛋液,轻搅1~2下,出大片蛋花,加入香油。
服用:趁热食用。
提示:此汤特别适用于胃口不太好、没有食欲的人。酸可以开胃,同时也有收敛作用,防止发汗的过度。该汤有散有收,有升有降。
5.苏叶饮
食材:紫苏叶3~5克,水500毫升。
方法:将紫苏叶放入水中,煮沸3分钟,将水滤出。
服用:趁热服用。
提示:不宜久煎,否则辛散作用减弱。发汗比较柔和,适用于受寒不重者。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QKo5175g11VK2kYU7pjgGDWfC3jiaUib9rm7fmvDjeW3Rfwr6MMbqCSB3LnIIfkkN7CoCD9hE6yosguzadnt65gg/0?wx_fmt=jpeg紫苏
需要注意的是,祛寒一定要在受寒的第一时间尽快处理。如果处理不及时,寒易入里化热,出现咽喉肿痛、黄痰、黄鼻涕等热症。此时情况变得复杂,祛寒的同时还要清内热,这种情况下不建议自己处理,应请求药师或医生帮助来解决。
温馨提示: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相连性,我们应时刻保持警醒。对于身体不适不要忽视,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出现了任何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疗,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您还有其它疑问,请在线咨询专家。【版权申明】以上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