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促进肾结石的排出?
简单来说,肾结石是一团晶体,可能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内形成。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是某些因素造成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积,最终形成结石。具体如下:1、这些食物要少吃
肾结石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饮食。它是由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等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含草酸较多。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都易形成结石。
2、喝水少,排尿少
排尿的主要作用是排出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各种废物。人每天排出约1500ml尿液,带走了大约30克-50克废物。如果尿液太少的话,这些物质中溶解度较小的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磷酸镁铵等物质就会形成结晶—就是微小结石。
3、夜生活过度
经常熬夜容易导致肾结石发病,经常熬夜对身体的损伤非常大,同时也会影响肝脏的健康,因此要重视作息的调整,良好的作息习惯,可起到预防肾结石的作用,经常熬夜会对肾脏造成严重的损伤,容易诱发肾结石。
对于一些症状比较明显,已经出现腰部疼痛等更为严重的人,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中药,知坤通淋饮,调理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认为,肾结石,即湿热下注,化火伤阴,煎熬体液,凝结而成沙石。中医治疗肾结石遵从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对症下药配制了名方“知坤 通淋饮”,化水内服,药效快速渗透体内并被吸收,有效溶石止痛。
中药选材严格,配伍合理,此方从选材熬制,到收装封瓶,每个环节都通过了卫生局和食药监局的审核,可放心使用无任何副作用。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时代,手动网络即可查找到相关信息,邮寄都是没有问题的。
1、保持饮水量
肾结石患者每日应饮用4000毫升以上液体,并且保持每日排出1500毫升以上的尿液,使尿液保持非常稀释的状态。尿酸结石患者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胱氨酸结石患者每日尿量在3000毫升以上。饮水的种类以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为主,淡茶水、桔汁与西瓜都是好的摄水方式。
2、常吃核桃酥
取香油50克,加热,加入核桃仁50克,炸酥,研末,与冰糖50克、香油调成糊状,饭后食用。每两日1剂,1个月为1疗程。核桃仁中的丙酮酸能阻止黏蛋白和钙离子结合,从而阻止结石形成;并能酸化尿液,使结石在酸性环境中溶解。
3、按摩天枢穴
按摩天枢穴防治结石。天枢穴在与肚脐平行两边各三指宽处,为人身之中点,人的气血上下沟通,升降沉浮,均过于天枢穴。以两手大拇指各按住同侧天枢穴,向后背方向用力,每次按摩5分钟,早晚各1次。按压刺激此穴,可改善胰腺功能,疏通胰腺导管,促进胰液分泌,帮助结石溶解。
温馨提示: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相连性,我们应时刻保持警醒。对于身体不适不要忽视,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出现了任何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疗,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您还有其它疑问,请在线咨询专家。【版权申明】以上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