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是骨质疏松的表现,做到这几点可大大改善!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大大增加的一种慢性疾病,妇女绝经后以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1.营养缺乏
人体在20岁以前骨骼处于旺盛上升的生长阶段,其后10余年骨量继续缓慢增加,约30-35岁达最高值,称为"骨峰值",之后骨量开始下降。如果青少年时相应的营养素没有补充足够,比如蛋白质、钙质、维生素D等,就会降低骨峰值,就会增加年老时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因此为了年老时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年轻时打好基础也很重要。
2.缺乏运动
活动减少,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少,骨量也会减少,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
3.内分泌因素
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导致骨量快速丢失,更易导致骨质疏松。
4.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或者是疾病也会影响与骨量形成有关的营养素的缺乏,所以用药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清楚药物是否有副作用。
骨质疏松最初的症状
主要是腰背疼痛,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随着疼痛的加重,脊柱的变形,就会导致身长缩短、驼背等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的继续丢失,就很容易发生骨折,还有一些骨质疏松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因为胸、腰椎压缩变形,使肺活量显著减少的缘故。
那么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
1.补充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缺乏会导致骨基质蛋白质不足,建议每天每千克体重补充1g蛋白质,其中至少有50%来自于优质蛋白质,如鱼禽肉蛋类、豆类以及制品、奶类以及制品等。
2.摄入充足的钙:人体内的钙90%分布在骨骼内,钙的摄入量直接影响到骨骼内储存的钙量。因此要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奶和奶制品是钙的最佳食物来源,每100毫升奶含有104毫克的钙,非常丰富,建议每天一杯牛奶。另外,豆类、坚果类、绿色蔬菜、虾皮、海带、芝麻酱等都含有丰富的钙
3.饮食清淡,少盐:盐摄入太多不但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还会增加钙的排出,影响骨骼正常代谢。因此建议低盐饮食,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
4.少烟酒,忌浓咖啡:吸烟喝酒均会导致骨量减少,咖啡也会导致钙的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的概率。
5.经常晒太阳,多参加户外活动:可以帮助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
6.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的含量,肌肉增加,就可以减缓骨量的丢失。
温馨提示: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相连性,我们应时刻保持警醒。对于身体不适不要忽视,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出现了任何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疗,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您还有其它疑问,请在线咨询专家。【版权申明】以上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