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孩子“自私”,长大后最有出息!
小朋友6岁之前并无“他我”概念,这个时间段的小朋友常常是以一种“我最大”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他们总是先满足自己的愿望,不会考虑别人,例如看见想吃的东西就要吃,看见想要玩的玩具就要玩,而不会管这个东西是不是自己的。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VqrLA0nrjWpwGWMicaVjK7hORPF8NmxKHoyd76JWcfJ93q9Mjgzlclg6Qv4WBHTqkXd6bmrLsV3trA9shlk6LA/640?wx_fmt=jpeg
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展阶段,如果妈妈稍加管理,孩子的这种“自私”表现会稍微收敛,但是如果家长管制过度,孩子就会迷失自我,条件反射般地分享,不管自己有多喜欢的玩具都会去分享给别的小朋友,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会受到妈妈的责怪。
这就是 一种不好的发展态势,孩子在过于主动分享中没有了自我,没有“自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会是那个最出色的,长大成人后也不会是那个最成功的,往往他们的成绩只是平平而已。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VqrLA0nrjWpwGWMicaVjK7hORPF8NmxKEanS0hugAHWWl4L0CIKDeumWf1MsvsTVpRWmZJZ4ZKCjn9qSib7QUEg/640?wx_fmt=jpeg
所以,宝宝6岁以前,适当分享是可取的,但是当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时候,父母也不要强加管制。
不强迫,但是不意味着“不鼓励”
人类具有社会属性,是一种高级的群居生物。人只要活着就避不开“交际”,所以“独霸”绝对行不通,在成长过程中会分享很重要。儿童心理学家Albert Ellis说,同伴关系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儿童身心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孩子过于“以自己为中心”,父母要引起足够重视,引导教育孩子走出“自我中心”,至少要让孩子了解到人际关系的美妙。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VqrLA0nrjWpwGWMicaVjK7hORPF8NmxKCI73TVB3iaBwNWuYzDo0JJGyglVXosT4gFr5UtZZG4ibk7ZpKDDI9u2Q/640?wx_fmt=jpeg当孩子出现“不愿意分享”的时候,妈妈可以换一种方法跟孩子沟通,让孩子保持自己的观点,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拥有这个玩具很快乐,但是如果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你会更快乐,你可以尝试一下哦!”
当孩子真的尝试了,会感受到“交际的美妙”,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本文转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