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害人】凯里一9岁熊孩子用手机在游戏购买装备,一天花了妈妈的4700元左右
近日,家住凯里市的杨女士向记者求助:疫情期间,她9岁的儿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玩手游“和平精英”,为购买游戏装备,一天之内花掉4700元左右,这笔钱原本是杨女士用来还信用卡的,但现已造成逾期。杨女士随后联系该游戏平台客服,希望能追回这笔钱,但未得到回复。“我家有两个小孩,还有个4岁的小儿子,家里的老人也跟着我们住,我母亲老年痴呆,父亲脑梗,带孩子根本帮不了我们,全家就靠我老公一人跑出租养活,这4千元对我们来说不是小数目。”
杨女士介绍,玩手游的9岁儿子现读小学三年级,去年为了满足儿子有时线上学习(给老师发学习视频等)的需要,给他买了一部便宜的手机。今年2月24日,4岁小儿子拿着哥哥的手机,打开了游戏界面,“我站在一旁看,突然发现游戏里有辆玛莎拉蒂,以前都没有的……”虽然没怎么玩过这款手游,但杨女士多少听说过,这样的豪车“装备”并不会免费。
“我问大儿子,他说玛莎拉蒂是他买的。我又问他哪儿来的钱买的,他说微信上绑定的银行卡。”杨女士这才想起,儿子的微信支付上曾绑定了一张她多年不用的银行卡,只为偶尔给他发点10元以内的零花钱。
此前,因经济紧张未及时还款,杨女士的信用卡产生过逾期。2月23日,她便转了4000多元到这张闲置的银行卡上,“我怕再产生逾期记录,这张卡和我的信用卡绑定了的,能自动扣费还款,所以我提前转了几千进去,哪晓得被我这个熊儿子分17次转账,差不多花光了。”杨女士
▲杨女士打印了银行卡流水,发现儿子在一天之内对游戏平台充值了10多次
“我儿子是未成年人,他的这笔消费我们完全不知情,作为监护人我们想申请退还这笔费用。”杨女士多次通过电话、微信、游戏app联系客服,并在腾讯客服“未成年人监护”问题反馈上填写了的详细信息,但未得到回复。
▼游戏公司回复
12日下午记者联系了和平精英游戏平台,工作人员回复:对于疑似未成年人消费的情况,腾讯已有公开的申诉渠道,在用户提供充分证明后,可获得妥善处理。流程上,一般需要用户提供家长和孩子的身份证明,以及亲子关系等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在与账户的后台数据验证比对、与家长和孩子详细沟通之后,公司会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如果判断由未成年人消费的可信度较高,公司会出于关怀进行关怀退款。
何为“关怀退款”?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道:从法律上来说,对于未成年人充值消费,需要家长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是未成年人消费(如录像等),考虑到这样操作的实际困难,公司便放宽了举证,进行关怀处理。退款会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有弹性比例。
12日晚间,工作人员回应了对杨女士诉求的处理进展:“目前核实到账号的实名情况是成年人,该账号确实有游戏内消费行为,但消费金额包括了一部分赠送,对于游戏内的赠送行为,我们需要用户与受赠方协商一致之后才能受理,目前用户在与受赠方协商中,等双方协商一致之后,我们便可进行关怀退款。”
家长想对小孩玩手游进行监管可以这么做: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腾讯游戏中,家长可以关注公众号“成长守护平台”,在“成长守护”—“家庭守护”—“游戏管理”中,按提示操作,绑定孩子的游戏账号,对孩子的游戏市场和游戏消费进行限制,甚至可以一键禁玩。
律师意见
贵州北斗星律师事务所孙律师: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本案中支付四千元以上,明显超出了孩子年龄智力水平,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作为法定代理人的家长,有权向平台告知案情,并要求返还资金。
贵州高三、初三的同学们下周就要开学了但其他年级的同学还得继续“宅”家想必在家的小朋友们对各类电子产品玩得正顺手小编在此提醒下家长朋友们尤其是爱玩手游的孩子家长们注意了解下游戏的评级、年龄限制以及扣费方式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来源:贵阳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