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 9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
4月9日,记者从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获悉,传习中心、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等四大类94个项目拟入选黔东南州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时间为2020年4月9日至4月15日。
据了解,2019年中旬,州文化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一批黔东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专家层层评审,首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月9日正式出炉。在这四大类94个项目中,非遗传习中心11个、非遗展示馆10个、非遗传承基地44个、非遗传习所29个。每个项目来自均全州16个县市的县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及较大影响力,具备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继承和发扬黔东南州各地优秀文化传统,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用我们的非遗文化吸引更多人到黔东南来了解、体验和学习我们的非遗文化项目,传承弘扬本土传统文化的同时让非遗文化散发出更多的魅力。”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力争在全省、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中再创佳绩。
众所周知,黔东南州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作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其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厚重、丰富多彩且保存完整而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日前全州共有侗族大歌1项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命名设立了州、县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单位),形成了以州、县级项目为基础,省级项目为骨干,国家级项目为重点的非遗项目梯次结构体系。(来源:来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石含开 天眼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