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新闻发布 发表于 2020-4-26 17:22

黄平一男子因将自家水田改造成鱼塘,差点上演群体性事件



人民法庭作为司法为民的最前沿,是人民法院植根于群众的阵地,在日常工作中,人民法庭除了办案,参与地方社会综合治理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近日,黄平县人民法院第二人民法庭主动作为、成功化解一起因水源引发的村民集体纠纷,避免了一场群体性事件发生。

为增收,水田改鱼塘阻碍重重。家在黄平县平溪镇长岭村高坡组村民钟某,为了改变自家产业结构,将自己的一块水田改造成鱼塘,希望通过鱼塘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并能保水灌溉自己的其他责任田。但是在鱼塘改建后,却遭到了同组村民的阻拦。
为安全,村民保护水井齐出动。原来紧靠钟某改造的水田后面有一口水井,长期以来就是该组村民的主要饮用水源。虽然后来通过政府开展的扶贫饮水项目建设,村民们都实现了自来水入户,但也还在使用井水进行饮用、洗菜、洗衣。钟某自行改造的鱼塘中的水会倒灌入井水,使得井水不能再使用,从而引发该组其他村民的不满,村民强烈要求钟某将鱼塘还原水田,以保障水井能照常使用。

巧安排,现场调解止纷争。针对双方的争议,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组织双方多次调解,但调解未果,双方的冲突给当地治安、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当地政府希望法庭协助解决。接到情况通报后,法庭法官袁小林立即赶赴争议地。经实地勘察,发现鱼塘确实会影响水井水质,法官随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提出解决纠纷办法:在鱼塘与水井间新建堡坎并在水井上加盖盖板,防止鱼塘水漫到水井中,保证村民正常用水,但不得进行洗衣等可能污染鱼塘的行为。解决办法得到矛盾双方村民的赞同,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真支助,趁热打铁抓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协商好了,钟某却对法官说出自己的困难,因为前期投入,目前经济紧张,暂时无钱来购买材料对鱼塘和水井进行改造,希望缓段时间再进行。考虑到钟某确实有困难,但鱼塘和水井进行改造的事情又必须尽快完成。为避免出现反复,袁小林法官及时向黄平县法院党组汇报,经过研究,黄平县法院决定支助水泥给钟某尽快完成鱼塘和水井的改造。4月22日,黄平县法院领导及干警们驱车70余公里赶到钟某家,为钟某夫妇送去支助的水泥,钟某开始动手改造鱼塘和水井,其他村民也主动进行帮助,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在一片笑声中恢复了往日邻里乡亲的和谐。(来源:黄平县人民法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平一男子因将自家水田改造成鱼塘,差点上演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