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诱惑 -凯里苗侗系列美食之“侗菜篇”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0:58 编辑 <br /><br />风雨桥下侗菜飘香1、侗族腌鱼、腌肉侗家腌鱼,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口,它甜、酸、辣俱全,色、鲜、嫩俱备,冷热可食,非常可口。相传,侗族祖先原以守猎为主,猎物时有时无,多了吃不完,少了要挨饿。有一先民想了一个办法,将吃不完的猎物切成小块,与吃不完的米饭和辣椒装入木桶,用石块压上,便又去撵山守猎去了。月余后返回取出,肉块不但不腐不臭,吃起来味道还鲜美可口。从此大家效仿,并不断改进腌制方法,沿袭至今。腌鱼制作的时节多在寒露至霜降这段时间。首先,将鲤鱼洗净剖好,但不要去鳞,并抹以食盐,然后把蒸熟的糯米饭放凉,和以辣椒面、花椒和食盐,也可用糯米酿成的甜酒掺和酿制,这样做成的腌鱼会带有甜味。准备好这些原料,就一层鱼,一层糯米饭,循环往复,放置于木桶内,再压上石块,并用油纸将桶口盖好密封即可。通常一两个月科可以食用,但其存放的时间却很长,存放5年以上的鱼肉味道更鲜美腌制肉的最佳时期为农历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间(但一定要在立春之前10天左右)。先把肉皮用铁板烧红烙熟后刀刮水洗,再用淘米水清洗,切成块或条形,盐浸三四天后放入腌桶,其佐料配制比例、腌制主法均与腌制鱼相同。
2、牛、羊瘪牛、羊瘪,又被称为“百草汤”,是黔东南地区侗族人民独特的一种风味食品。人们将牛、羊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过滤后食用。
相传,古代侗族有个人经常腹泻、肚痛,四处求医,药吃了不少却未见效。他见牛、羊吃百草身体健壮而少疾病,于是试食羊瘪,几经服用,腹泻止了,肚子也不痛了。消息传开,大家效仿,并逐渐完善制作工艺,不断添加香料。从此,这种饮食习俗代代相传,每逢过年过节,都杀牛、羊吃瘪,并且将之作为款待贵宾的佳肴。食“牛瘪”古已有之。据宋代朱铺著《溪蛮丛笑》记载:牛、羊肠脏为草食动物,百草中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钙质等。加工后的牛、羊瘪不但味道可口,而且有健胃助消化之功能,常吃牛、羊瘪的人很少患胃病。它是侗族男女老少均喜欢的食品。凯里苗侗系列美食生态、环保、健康、味美。随着贵广、沪昆高铁的开通运营,为我市构建“快旅慢游”提供了重要契机,凯里苗侗系列美食将是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苗侗系列美食能栓住中外游客的心,让他们停下来、住下来、静下来,品味美食,享受健康环保的美好生活。
γ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