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8688 发表于 2015-6-22 11:49

潕阳河苗族过端午节的习俗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3:54 编辑 <br /><br />      《镇远府志》载:“端午日,为端午节,以箬叶裏糯米为粽,悬艾叶,菖蒲于门前,饮菖蒲、雄黄酒,又浸蒲蒜而饮之,余末及雄黄抹塗小儿面、鼻及手心,谓可避蚊疫,或以荷叶包裏肉类拌糯米蒸而食之。是日,作龙舟戏,结彩两岸,觀者如堵,以祈岁稔。竹枝辞有云:‘鸣锣急响在船头,划桨争行较劣优。独有遊人听不得,翻身直上玉皇楼。’”这里的记录也只是当地汉族人的习俗。而苗族好像不是这样。
      关于苗族过端午,县城城外小河一带的苗族有这样的传说。传说古代小河一带有户苗族人靠打鱼为生。他有一个儿子能进龙潭捉鱼捞虾,闹得龙潭不可开交。龙王发怒,叫一只乌龟将小孩带进龙庭给龙王做使唤童子去了。出不来了,渔夫很着急,闷闷不乐之中他在岸边入睡了。这时龙王托梦给他,说是你要儿子的话,除非划船来我在龙潭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捉我子孙(鱼虾之类)我才放他出。渔夫大喜,醒来时去村里叫来族人,大家带着酒肉、鸡鸭、粽子等供品,敲锣打鼓乘船,男男女妇前往龙潭祭拜,渔夫的儿子果然被放了出来。从此,每到农历的初五都去争着去给龙王祭拜,龙船就这样划起来了。在一船的情况下,其他地方是没有女人划龙船的,但因小河人是男男女女去唤回小孩的,所以小河的龙船男女都要划,这一习俗一直沿袭下来,并影响了县城的居民,从此之后,施秉县城也才有女人划龙船。

      当节日到来之后,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过节,此时他们会挑来粽子、鸡鸭,带着小孩不过节。唱的歌是《遨塕陇》、《回春歌》等,以祈风调雨顺,祝秋收有所收成。?

因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潕阳河苗族过端午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