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创“一县一特”建会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3:52 编辑 <br /><br />“在家门口打工,不仅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能吃到家乡可口的酸汤菜,加入工会后感觉更亲切!”2015年12月28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旅游行业工会联合会,该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公司从事保安工作的农民工潘志伟正在参加技能培训班,他高兴地对记者说起返乡就业和加入工会的感受。据悉,潘志伟的“进修”机会,来自于黔东南州“一县一特”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活动。近年来,随着黔东南州深入实施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生态立州战略,带动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及行业蓬勃发展,应运而生一批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协会、产业园区等新经济组织,这些组织中从业者几乎都是农民工。为把这些分布在厂场作坊、田间地头的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并更好地为他们服务,2015年起,州总提出“一县一特”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的建会模式,对建成并经验收的给予4000元到5000元的建会补助,综合推进“建会、建制、建家”,广泛覆盖新经济组织,吸引农民工积极主动入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已建成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33个,涉及旅游、茶叶、水产养殖、银饰刺绣、建筑建材等行业,近万名农民工加入工会,入会率达95%以上。(李丰 张永文)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