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黔东南之独特的“洪州琵琶歌”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2:53 编辑 <br /><br />洪州琵琶歌流行于黔东南黎平县洪州镇平架村,平架村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约1405),据说那时当地就都流行唱这种歌了,一直沿袭至今。洪州琵琶歌的发现1952年,贵州省文化部门的音乐工作者发现了这种琵琶歌,并将这种琵琶歌选调参加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该琵琶歌受到音乐界的专家、学者及观众们的好评,后被推荐上北京演出,最后一举成名。因当时平架村属洪州管辖,故这种琵琶歌因此被命名为“洪州琵琶歌”。独特的洪州琵琶歌洪州琵琶歌最大的特征是无论男女,都清一色使用假嗓高音演唱,其曲调悠扬悦耳,别具风格。它的曲调、歌词丰富,包括情歌、孝敬老人歌、叙事歌等等。
情歌是男女青年在家中或在山坡上弹琵琶对唱的歌,主要是倾吐互相爱慕之情。
孝敬老人歌是男女青年在公共场合弹琵琶唱的歌,内容是孝敬老人,著名的一首《晚辈应把老人敬》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洪州琵琶歌。
叙事歌则是年纪较大些的人在鼓楼里或公共场合演唱的歌。因为侗民族一直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所以许多民族历史都是以歌曲形式记录了下来。因此,叙事歌内容大都叙述民族历史、重大事件和民间故事。
用自制的琵琶演奏用来演唱的琵琶只有1种,用粗大的杉树枝条制作而成,形状如牛腿一般,长约60—70公分,采用3根弦,从里向外依次各弦定音为5 6,外两弦为同一个音,弹奏起来,声间激越、清脆。琵琶由男子弹奏,男女同唱,演唱歌曲的同时女子还要根据旋律做一部分动作来搭配,一般是用自己手工绣的花布按节奏甩动,还有些是来自平时手中拿针线绣花的动作。
侗族琵琶歌中的珍品洪州琵琶歌主要是在民间自发组织的兴趣爱好组合中互相传授,父子或亲属之间并不直接传授。老人教歌,青年唱歌,儿童学歌,这是侗民族的传统习俗。洪州琵琶歌在侗族音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侗族琵琶歌中的珍品,是古老民歌的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瑰宝。
来源:黔东南文化网
ü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