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坚持“四好”标准新建移民安置小区
为积极探索城区、园区、景区“三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黔东南州按照“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优化设计、配套保障”的原则,坚持“四好”标准全面推进移民安置小区建设: 一是地段好,区位优势增强。黔东南州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小区基本都选择在城区、园区、景区安置,每个点都是该区域、该城镇比较好的地段路段,发展潜力大,升值空间高。据悉,该州2016年实施的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26个安置点,15个依托县城城区,占比57.7%;5个依托小城镇集镇,占比19.2%;5个依托产业园区,占比19.2%;1个依托景区,占比3.9%。比如:凯里上马石安置选址在凯里学区房建设区和公检法办公区域,小区安静、教育保障、社会管理优越;三穗移民安置点选择在县城主城区,选点地段优势显著;锦屏经济开发区安置点和从江美娥安置点选点工业园区,区域同步发展密切;榕江富民小区选址在城北新区,城市发展潜力无限。 二是房子好,建设质量过硬。易地搬迁移民安置房建设严格坚持保基本用房,确保贫困群众搬迁入住基本不出钱的目的,该州各级政府负责牵头控制房子基本建设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以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住房价格,最大限度让利搬迁群众。比如在凯里上马石安置点,依托城区优势,修建纯步梯小高楼,由政府制定购房指导价和补贴装修资金,免收小区物业管理费;三穗县城安置点在小县城修建电梯房,配套商业门面和修建地下停车场,将商业门面和地下停车场收益返补搬迁安置户,盘活迁入地资源,群众多渠道多途径增收。 三是环境好,群众满意度高。黔东南州在新一轮移民安置小区建设中,改思维,做特色,造亮点,新建小区从规划设计到开工建设,一改过去安置小区一无环境二无特色的弊端,各安置小区房屋外观色彩鲜亮,道路交通网络方便,亮化绿化建设全覆盖,配套市政设施完善,各县市新建的安置小区都达到了“房屋适用安全、配套设施齐全、道路平整通畅、管线整齐美观、环境整洁靓丽、居住舒适温馨”的震撼效果。比如:榕江富民小区、丹寨扬武社区,特别是凯里上马石安置小区,新建休闲广场和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休闲健身场所,使小区升位提档。 四是保障好,就业措施有力。按照“三区”安置方式必须一户一人就业搬迁群众真正“挪穷窝”“斩穷根”,不能出现“住新房、守穷业、过苦日”的要求,黔东南州提出“易地产业发展到点、易地就业创业到人、易地配套入学到娃、易地技能培训到岗、易地脱贫效果到户”“五个易地”具体措施,使搬迁群众“同意搬、愿意搬、乐意住、安心住”。比如:凯里市提出“百企帮扶就业”机制,2016年就提供800多个岗位解决搬迁群众就业;三穗、锦屏、从江利用园区企业提供用工岗位,解决搬迁入住就能就业。同时,各县市安置小区都配套小学、初中和医院,部分安置点更配建幼儿园、托儿所,实现群众就近入学就医,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