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发表于 2016-6-6 14:50

雷公山——雷公居住的地方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2:26 编辑 <br /><br />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
摄影/李贵云
苗岭之巅,苗族“母亲山”

等待发现的物种基因宝库
在古老的冰川世纪,雷公山是幸运儿。在寒冷的第四纪冰川侵袭大地时,它不仅没有遭受第四纪冰川的洗劫,而且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近些年,科学家们在雷公山陆续发现了各类生物近2000种。他们先是发现雷公山是座“蛇山”——在雷公山湿热的山涧及喀斯特溶洞里,生活着数十种蛇类,其中毒蛇就有十余种,让人谈之色变的烙铁头、银环蛇、竹叶青等毒蛇,都如幽灵般栖身于雷公山的丛林中。除了这些让人后脊发冷的蛇类,一些新物种的发现也让雷公山声名鹊起,比如雷山髭蟾。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蟾类,当地人叫它“胡子蛙”。在繁殖季节,雄蟾上唇后缘会长出黑色角质刺,并带有迷人的光泽。雄蟾用这些角刺与其它雄性一较高下,战胜者将赢得与雌性的交配权。
摄影/陈沛亮雷山髭蟾至今都是一种谜一样的生物,就像雷公山一样充满了未知。当它的许多天敌开始冬眠时,雷山髭蟾却开始下河繁殖。如此说来,雷山髭蟾在雷公山应该很多才对,事实上,它依旧是个珍稀物种,因为也曾作为当地美食遭到捕杀。
秃杉,大器晚成的“树中巨人”
千百年来,在苗族人的呵护下,雷公山的森林植被一直保持良好。今天,在这中亚热带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最耀眼的旗舰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秃杉。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用在秃杉身上,真是恰如其分。秃杉的种子,千粒重1.53克,如果是不了解秃杉的人,拿着这轻如无物的种子,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种子能长成有30层楼高的大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中的这些话,用来赞誉秃杉,也很贴切。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中,从他记事起栽下一棵秃杉,那么,终其一生,他也无法估算秃杉的体量,也无法形容秃杉的气度,所以,苗族人将它视为“神树”,将它栽植在村寨里,让它守护村寨,保佑子孙后代的生息繁衍。今天,在贵州雷山县雷公山东部的方祥乡格头村,分布着大片秃杉,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秃杉树,被称为“秃杉王”。迄今它已经矗立上千年,依旧根深叶茂,继续生长。
摄影/袁仁林秃杉生长迅速、主干发达,它的主根较浅,侧根和须根十分发达,只要种子能落在80厘米深浅的土层中,再有适当的光照和水分,就有成为大树的可能。10岁以前的幼树,生长缓慢,仿佛人类的童年,懵懂而贪玩,却为今后体格的发展积蓄着能量;10岁以后,秃杉几乎是“见风就长”,一年就能蹿高2米。秃杉树形端直,它在长高的过程中,似乎在和别的树木比高,似乎要探入天空搂住白云。它长得那么快,把自己的树皮都挣裂了,树梢蹿高得太快,枝叶都来不及伸展开来,远望就像一个“秃子”,也许这就是它得名“秃杉”的原因吧。
黔东南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宣传片
动动手,为黔东南民族节日投票,为黔东南美景点赞,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有什么想法,可在微信右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雷公山——雷公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