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2 04:20 编辑 <br /><br />60年来,黔东南州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灿烂阳光,沿着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经济建设大腾飞。经济总量从1956年的1.2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811.55亿元,是60年前的50.5倍;财政收入从1956年的1492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03.96亿元,是60年前的 696.8倍。 脱贫攻坚大突破。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059元增加到2317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63元增加到6863元。贫困人口从167.29万人减少到81.3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2.1%下降到20.9%。基础设施大改善。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建成通车,高铁通车里程接近全省一半;高速公路突破800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以上。1城乡面貌大变化。全州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4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4%,超过全省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52个百分点。2社会事业大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以上,位居全省第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十有”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30.4%,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州”。3生态环境大提升。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全国生态补偿示范区、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州。4改革开放大跨越。成功举办了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等一批重大节会。5各民族大团结。全州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不断巩固和发展。“十三五”时期,黔东南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指示要求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以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切实抓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守住生态和文化两条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着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走出一条彰显黔东南特色的发展新路。据悉,成就展期间,将有民族歌舞展演、名特优产品展示展销、旅游招商宣传推介、非遗传承人技艺展示等系列活动。力争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将一个加快发展、开放合作、幸福美好的大美黔东南展现在世人面前。
í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