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庆动态】黔东南建州60年历史大事记!追忆六十载苗乡侗寨经历的发展变迁
2016-06-29 秀美黔东南http://mmbiz.qpic.cn/mmbiz/ziadDDQxbCJFuMz4TZ1AkJOPm18bPrX6B0r8roibPucXCyl51gfAYcMtK86S33BcoK3RONq4Om7ZEVBwukdiaGg6A/0? 辉煌六十年 秀美黔东南
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
庆祝活动 还有24天http://mmbiz.qpic.cn/mmbiz/ziadDDQxbCJFuMz4TZ1AkJOPm18bPrX6ByahjW3LgRouibLKqDWzoDCO6CUzRnLl60gtoib7UbibwLsUZKaWJicEic5A/0?
1956年1976年1996年2006年2016年
跨世纪发展的伟大历程
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qy0cQwQn5JHPqEe7VYMPNYm5C7JFQfxIX7URIfJ4p9GpqyY9qdUXpfltaLpPiboNicwCaC8Fm7GJ9Q/640?wx_fmt=jpeg 1956年至2016年一系列重大活动或事件,铭记了自治州跨世纪发展的伟大征程。半个多世纪来全州各族人民不断探索、改革发展,经济社会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构成了黔东南当代史改革发展的重要篇章。所选大事是一条历史脉络, 帮助我们回顾自治州走过的风雨历程,追忆六十载苗乡侗寨经历的发展变迁。
http://mmbiz.qpic.cn/mmbiz/EgqOON21LuJTDEjR44GfG20D7hQ4pPJ6GejIfbSSs8pqgRiaTbzREHDY3Picgnxuniccg7SFG8KO6Gfot1Qx4icDfg/640?wx_fmt=jpeg1◆◆◆ 国务院批准成立自治州 黔东南发展开启新纪元
1956年4月12日,国务院第27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设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决定》。7月15日至7月23日,全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镇远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王德安(苗族)为州长的第一届州人民委员会,宣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州辖镇远、剑河、黄平、施秉、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麻江、黎平、榕江、从江、炉山、雷山、台江、丹寨16个县。
次年7月27日至8月3日,中共黔东南州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张玉环为州委书记的中共黔东南州第一届委员会。黔东南进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民族区域自治历史新纪元。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x1uIL7ZdlvZaXXLn1vYyZDgBic9NJJoCpW8cg2yOkBqEz82wT3JVaE75RXzRzePxicg8xEu920rAQ/640?wx_fmt=jpeg
2◆◆◆ 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 自治州各项事业初步发展
1957年,自治州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11520万元上升到24698万元,增长114.3%。粮食总产量由46620万公斤上升到72900万公斤,增长56.3%。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增长23%,人均购买力5年内增长113%。工农业总产值迅速增长,各项事业都有很大发展。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ruRANQGS29icDNCCDgGSBobhfIPCgGL7T8gnXJrJBoheOc4LicKib6HFEibia8ibdAW8CyzIs23NIZwGHw/640?wx_fmt=jpeg3◆◆◆ 行政区划大调整 16个县三度撤并合
1959年1月,全州行政区划由16个县合并变更为:凯里、镇远、黄平、锦屏、剑河、榕江、黎平等7个县;
1961年8月调整为:凯里、镇远、黄平、锦屏、剑河、榕江、黎平、岑巩、天柱、从江、雷山、麻江等12个县;
1962年10月恢复凯里、镇远、剑河、黄平、施秉、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麻江、黎平、榕江、从江、雷山、台江、丹寨16个县。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rbciaLXbnl16ic8vhscLL4MmAa3ic1hHQO6IiaWzkOrW0j7noCKkk1iaiaOQyzIefFJyiatgbK54V8Ukew/640?wx_fmt=jpeg4◆◆◆ 全州县县通汽车 交通状况大改观
1964年5月1日,以从江县贯洞至县城公路竣工通车为标志,全州实现县县通汽车。1949年解放时,黔东南境内有9个县、15个区通公路,公路总长548公里,所修公路标准低、路况差,能通车只占70%。自治州成立后,交通建设发展加快,特别是1958年掀起了全州修路高潮,年底全州公路通车里程增至1721公里,比1949年增加2.14倍。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qewhx7LibLXvbM11hHINZ93TCsBukdmK6BRyhkibveiboeFNLk6Vr9M7Sjh3w87rMzNoV5J7AN7NgYA/640?wx_fmt=jpeg5◆◆◆ “三线”建设进苗乡 军工企业创辉煌
1964年至1966年,国家“三线”建设战略规划实施,军工电子基地——083基地建立,南丰、华联、红云、新云、红洲、宇光、永光、凯旋、长征、永华10个国防军工企业先后从成都、北京等地迁入黔东南。各企业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中国航天事业、国防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6◆◆◆ 自力更生战天斗地 农业学大寨运动兴起
1964年12月开始,全州各地学大寨运动随之兴起,运动延续至1976年后。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学习大寨经验,率领群众艰苦奋斗,开山引水,筑蓄水田,推广良种,实行科学种田等。自力更生精神得到充分发扬, “等、靠、要”依赖观念得到改变,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改观,农业生产也有较大发展。干部农民并肩战天斗地完成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设施对后来多年的农业御灾增产起了保证作用。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x1uIL7ZdlvZaXXLn1vYyZvJVbdwr9Q1VzA0ibIPmuhR08vK7FRTkKxKxTLBYavksVh8NrdB7FhBg/640?wx_fmt=jpeg
7◆◆◆ 铁路修到苗家寨 苗家儿女乐开怀
1972年10月13日,湘黔铁路全线通车,自治州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铁路修到苗家寨。铁路横穿黔东南5个县8个区镇,设车站23个,境内线路全长203公里。州府凯里开始真正成为自治州物资集散中心,《铁路修到苗家寨》随后唱遍祖国大江南北。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x1uIL7ZdlvZaXXLn1vYyZzc5LUYNpYlhGc1Px1YaibKonHUbFp1kZRgVDaOGYdiabvzvojVI9LRqw/640?wx_fmt=jpeg
8◆◆◆ 电视走进黔东南
1975年6月20日,全州第一座电视转播台——凯里小高山差转台建成,电视节目开始走进黔东南,苗乡侗寨文娱生活有了质的变化。
9◆◆◆ 农村改革开始 联产承包逐步实施
1980年7月,全州开始推行以“双包”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此后逐步建立了“包产到组”生产责任制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 确定州庆纪念日 开展 “民族团结月”活动
1983年6月25日,州委、州政府批转《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的安排意见》,决定每年7月定为全州“民族团结月”,7月23日定为州庆纪念日。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ruRANQGS29icDNCCDgGSBobdRZu6ANCyNAUMwnmes650cNb4z486KpQfNWkHYVpNgNy7licX7mvSyQ/640?wx_fmt=jpeg11◆◆◆ 镇远被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被列入名单。镇远古城历史悠久,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拥有“青龙洞”古建筑群为代表的众多名胜古迹、文化遗存。
12◆◆◆ 《自治条例》颁布实施 民族法制建设走上正轨
1988年1月1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正式实施。实施自治条例,对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13◆◆◆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岑巩剑河县城新搬迁
全州倾力实施“城镇带州”战略,城乡面貌一年一变样,城镇建设年年上台阶。2001年2月,岑巩县党政机关正式搬迁至氵舞阳河畔的新兴,几年中全县投入各项建设资金逾5亿,建成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达2万的新型城镇。
剑河县抓住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机遇,做好淹迁所涉及县城和5个集镇搬迁复建。2003年启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2004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县城由柳川迁至革东复建,并把新县城规划为极具苗侗特色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2007年4月,老县城1.6万名居民全部搬迁入住新城。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rtFYbEKsQzsyl6Ldo6b6yLUstVM15tw7r58wcqcsLTIXicPv8Xo5dC548b3ToluqDMmjoTfx39ItA/640?wx_fmt=jpeg1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
2001年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地跨4县,面积473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2.7%,是中国中亚热带一个极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rbciaLXbnl16ic8vhscLL4MuCgiar7E8ONX058KtkEZGM5z248v0N3fQ2GPaqNBdtjVM97tOMHhCibA/640?wx_fmt=jpeg15◆◆◆ 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 交通建设步入新台阶
2001年12月30日,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凯(里)至麻(江)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随后,凯里至玉屏高速公路于2006年10月建成通车。全州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跨越。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qMNubD2N6Aibriaz4Wniao5ReDibOnQENPcjKODiavbvVWMB9hDzzGm0Up7g8cpv7aticoXBRqGPic6ibsUg/640?wx_fmt=jpeg
16◆◆◆ 苗侗歌舞荣膺多项大奖 民族文化事业喜获丰收
2004年1月,在CCTV“西部民歌大赛”中,台江苗族大歌多声部情歌荣获金奖,黎平大歌、榕江车江琵琶歌、苗族歌手阿幼朵荣获银奖,黎平大歌、剑河久仰情歌荣获铜奖。2007年8月、2009年6月、2009年10月,丹寨苗族锦鸡舞、台江反排木鼓舞、剑河苗族水鼓舞先后在全国、全省大赛中荣获金银大奖。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oSw1JpEkOR4UDubopwXp7K3SJkqSY7zoN0ZVN44ib1D2OJibicO5KbpPlDtznv5ZERsXq8vUNTRHVcQ/640?wx_fmt=jpeg17◆◆◆ 黎平等县被划为革命老区
2004年8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黎平县被划定为革命老区。随后又有榕江、锦屏、从江等县被划为革命老区,从此,黔东南纳入国家特别扶持的“老、少、边、贫”地区行列,对加快自治州经济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r7WY0ClJbElszxGUKaQRoOicJCPmpicKicCDBaUCAQqnKKUgBTV5iaym5CdKsHK81YdVx3EftIsibj5cQ/640?wx_fmt=jpeg
18◆◆◆ 苗岭明珠——凯里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4年12月4日,凯里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83年8月,国务院批复撤销凯里县,设立凯里市(县级)。从此,自治州首府城市建设迈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x1uIL7ZdlvZaXXLn1vYyZ6HQT5gNIEtatKOLeZFxnCNBdayN3AshIk6iaESbiaU59AqCMdWBjWTLQ/640?wx_fmt=jpeg
19◆◆◆ 两大机场通航 民航历史谱新篇
2005年11月6日,黎平机场正式通航,结束了黔东南州没有民航机场的历史。2013年10月,凯里黄平机场通航,州内南北两大支线机场为黔东南走出大山外,为外界走进苗乡侗寨架设了便捷的“空中走廊”。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x1uIL7ZdlvZaXXLn1vYyZOz2nOqI58icaCPjMCtgHqftiaBf0KpVWOqoezHqgaRVmQCaN48QzNL6Q/640?wx_fmt=jpeg
20◆◆◆ 施秉成为全国唯一获得三个中药材GAP认证的行政县
2005年12月,在上年通过太子参、何首乌品种认证的基础上,施秉县中药材苗药头花蓼通过GAP认证, 认证数量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列第一,成为全国唯一获得三个中药材GAP认证的行政县。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保持,种植技术规范,发展成熟的品种有30余种,太子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三分之一。
21◆◆◆ 实施“四个一百”工程 侗族大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开始,自治州启动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四个一百”工程。2007年12月,颁布《黔东南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使民族文化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将100个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保存完整的民族村寨命名为民族文化村寨,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村寨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2009年9月30日,侗族大歌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2◆◆◆ 凯里学院正式建立 州内始有本科院校
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建立凯里学院,属于全国二本高校。7月18日,凯里学院正式揭牌建立,结束了自治州没有本科普通院校的历史。
23◆◆◆ 清水江流域最大水电工程——三板溪电站建成投产
2006年7月,总投资65亿元的国家“十五”重点能源建设项目、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建成投产。该工程是清水江流域最大的水电建设工程,是黔东南州有史以来是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年发电量达24.28亿千瓦时,电站坝高185.5米,位居全国第二,世界第三。
24◆◆◆ 首届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
2007年7月23日,首届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在凯里开幕,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自治州的投资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秀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25◆◆◆ 全州实现电话、电网、电视“村村通”
2007年10至11月,全州实现电话、电网、电视“村村通”。“村村通”工程解决了农村用电、通讯、看电视难问题,加快了农村建设发展的步伐,标志着黔东南州新农村建设翻开新的篇章。
26◆◆◆ 体育健儿勇拼搏 多项大赛破纪录
2007年11月,黔东南州组队代表贵州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八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勇夺金牌14枚,仅男女龙舟队就获得9枚金牌,3枚银牌,突破省历史记录,表演项目《侗族摔跤》获得金奖。2003年,林莉获全国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2005年2月,肖莎夺得卡塔尔亚洲杯青年锦标赛的团体、个人跳马两项金牌,同年6月夺得泛太平洋国际体操邀请赛1金2铜。2007年4月获乌克兰国际体操邀请赛女子体操项目4枚金牌。
27◆◆◆ 林业改革结硕果 森林之州焕新颜
2007年12月,黔东南州率先完成省人民政府部署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在全州全面铺开。2008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2.78%,比全国、全省森林覆盖率分别高出44.57 个百分点和23.85个百分点。
28◆◆◆ 抗雪凝保民生 万众一心御灾难
2008年1月至2月,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州气温持续降低,最低温度达-7℃,形成了有气象记录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受灾程度最深的雪凝灾害,全州直接经济损失达52亿。全州党政军民打响了一场万众一心御灾难、千方百计保民生的抗雪凝保卫战,涌现出一批英雄烈士,在各族人民心中树立了永恒的丰碑。
29◆◆◆ 打造西江千户苗寨品牌 成功承办第三届贵州旅发大会
2008年9月,成功承办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中国.贵州.凯里第二届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暨旅游节、第一届贵州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全州大力实施"旅游活州"战略,全方位打造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侗寨等民族风情旅游品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随着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西江千户苗寨日渐成为贵州高原乡村旅游独具魅力和民族特色的一颗璀灿明珠。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x1uIL7ZdlvZaXXLn1vYyZg8ZaqVedSnvoFnbib4CJIfYoGNjiao4y9g3uJpul9MgY0hzW6GM6Hkfw/640?wx_fmt=jpeg
30◆◆◆ 厦蓉高速和贵广、沪昆高铁开通
2011年6月18日,厦蓉高速公路水口至都匀段高速公路通车。2014年12月26日,贵(阳)广(州)高铁开通运营。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贵阳北至长沙南)正式通车。三大工程实现通车,对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深远战略意义。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oMUMRlMLnYVIEfhDRLWutyA4Ce4d9TJU88kk8PDoSt1Tt9mRcgsXPib8phGEsG3zJ6hEIs3kBQ5dg/640?wx_fmt=jpeg31◆◆◆ 施秉喀斯特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2014年6月23日,中国南方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二期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以云台山为代表的施秉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组成部分"申遗"成功,成为继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之后的贵州第三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32◆◆◆ 制定强力举措 建设生态文明
2014年10月10日,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的实施意见》,旨在结合州情实际,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黔东南,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特色的后发赶超之路,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示范州,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黔东南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33◆◆◆ 创新推进民生发展 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4年至2015年底,在民生底线划定上,黔东南州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以市(州)为单位统一制定和调整城乡低保标准的工作机制。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14059元提高到2014年的21047元;人口预期寿命从70.05岁增加到了72.4岁。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x1uIL7ZdlvZaXXLn1vYyZX3KlP4LOgbZI6fWLt3icyrtwqXuaPibFCwuMHLRQia3QnaE2D6jSYDYJA/640?wx_fmt=jpeg
34◆◆◆ 大力实施强州战略 建设经济开发区示范区
2015年9月1日,经省政府批准,贵州省首个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正式成立。示范区位于黔湘桂三省区结合部,区域核心区范围涉及从江县洛香、贯洞镇和黎平县肇兴镇,主要以民族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主,规划大健康产业力争在2020年实现总收入200亿元,2025年实现总收入500亿元。自2000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凯里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始,州内先后建立了凯里、炉碧、洛贯、丹寨金钟、黔东循环、台江、岑巩、三穗、锦屏、黎平等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立经济开发区和产业示范区是自治州探索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走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道路,实施强州战略的重要举措。历经多年发展,各园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成为全州工业经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x1uIL7ZdlvZaXXLn1vYyZhMDNnicxk1xsHlevibCBHPL8ncDSC5uGVFycPs0P13iceGKMKdnDTKImQ/640?wx_fmt=jpeg35◆◆◆ 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
2015年11月16日,2015首届"中国传统村落o黔东南峰会"在凯里成功举办。州内有276个村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贵州省的65%,占2012年至2015年公布的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555个的10.8%,居全国地州市第一。
36◆◆◆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实现7县减贫摘帽
2015年,全州各级党委、政府以"5321"模式大力推进以"两山"地区为重点的扶贫攻坚工作。五年共累计争取到扶贫资金27.95亿元,实现7个县整县减贫摘帽,完成103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至此,全州共完成7个县减贫摘帽。贫困人口从167万人减少到34.32万人。
37◆◆◆ 重培养严选拔 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
2015年12月,全州公务员队伍发展达到21465人,少数民族18244人,占85%;少数民族党员发展144032人,少数民族干部达到70423人。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逐步改善,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8◆◆◆ 实现增比进位“三个高于”达标
2015年,全州生产总值达到81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增速居全省第一。“十二五”期间,黔东南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挂末位置跃升到中游水平,全州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增长两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五年来,全州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有序有效推进,全州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省标)超过90%。各级党委、政府向全州交出了“三个高于”的经济答卷。39◆◆◆ 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 确定三大战略行动
2015年12月13日至14日,中共黔东南州委九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黔东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6年2月21日至25日,州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批通过州"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要求,切实抓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走一条适合州情的特色发展新路。http://mmbiz.qpic.cn/mmbiz/g6U1Pmy5HPpZJQxLM1iaCTd7d8XmTwt8FTqANrKvvI3iaXoDp9koW4e4lWOx0PLs8oVbXia9PXiaMia4qlibya895Wog/640?wx_fmt=jpeg40◆◆◆ 举办全州第三届旅发大会 全域旅游发展迈新步
2016年4月28日,全州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黎平成功举办。大会旨在结合州情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李克强总理“鼓起劲来、弯下腰来、携起手来”的重要指示,积极抢抓机遇,紧紧围绕“推进农文旅融合,打造旅游升级版”主题,发挥生态和文化两大优势,促进区域旅游业融合发展。随后,黔东南州向省委作专题工作汇报,省委常委会指示: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用好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以"旅游+"带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这一战略定位为自治州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路径。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黔东南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宣传片
动动手,为黔东南民族节日投票,为黔东南美景点赞,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有什么想法,可在微信右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http://mmbiz.qpic.cn/mmbiz/ZRmgicWSwj32ldqHqLqXMsZe9q6Ww8oVtpEZ4a8LlvDT1U9ARibtRuhpyb8hicMU0M6GdsYXRteobKAppTD7LVuLw/0?http://mmbiz.qpic.cn/mmbiz/ZRmgicWSwj32ldqHqLqXMsZe9q6Ww8oVt8RNcEibpdExibA2y3wxXbNqB9icvMv5kTIcYNQ9Fjcl42ko5scuksFH5g/0?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