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发表于 2016-8-6 12:12

文脉不绝——再上香炉山


引言:适逢凯里香炉山爬坡节和黔东南60年州庆活动同日,发去年旧文,虽是旧文,如同今日,所经景点,历历在目。如能有时间,必当再次登临香炉山。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sc9huqVKzQEb0gUIFMll39eJU68bTqTtQRkT8ICp9gCF6rWua8Pvnw/640?wx_fmt=jpeg
香炉山平面图作者自绘
已经多年没去爬香炉山了,记得上一次去在七年前,2008年,那时候刚进入大学学习不久,刚回到家就和初中同学相约一起爬香炉山,是在农历六月十九,那是香炉山爬坡节的时间。而这个周日,香炉山爬坡节前一天,我和我的家人一起上香炉山,因为周一大家上班,且担心周一去人挤人,所以提前一天来了。既是家人游览交流感情,也是希望孩子们去了解苗族的文化。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ic3BWm4j19hoOGu66m8wsj2xgzMqZxd3SWEpRhBfp1rbaiaXWjLxkBww/640?wx_fmt=jpeg
90年代的香炉山爬坡节
资料来源:网络
一家人坐着车,在凯里滨江大道的时候,已经远远看到香炉山,车出凯里市区,行在山路上,到Bad Xed(汉译虎庄)时香炉山开始清晰起来,车转过虎庄,就到山脚下了,七年前我们就从这里爬上去,但是因为有七岁的小外甥一起,这一次我们没有从山脚往上爬,而是直接驱车到山腰。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VwrD6NZXVsp5nEYWpn1ZGhGQAiaBeLQmiaWsibfYibgA2uQcKGwiasQQ38Q/640?wx_fmt=jpeg
远望香炉山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山腰上住有几十户苗家人,为了迎接明天开始的爬坡节,组织者开始准备场地,商人开始准备提前预定铺位,大家都开始各自准备自己的事情了。看着两旁的商铺和路人,我们不一会儿就到了山腰的山口,山口立有乾隆时期镌刻的“胜境”之碑,我倒是饿了,所以吃了一点粉,之后我们由此山口爬香炉山。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pvRpicdGZjnDKIPrHp9fbGM4wicNNmmJuPGDjplp2FkJk7JPzULPBZhA/640?wx_fmt=jpeg
内城看香炉山近景资料来源:网络
然而到了这里,小外甥就叽叽喳喳的问起相关问题来了,比如香炉山的名称。我不得不老实告诉他:香炉山,苗家人叫Bob Bil Jel,音译壁玖山,意译是石臼山的意思,大概是苗家人认为香炉山像捣辣椒的石臼(倒过来),而汉族人认为像香炉,这都是日用物品,都是很像的。原来这里是苗族人迁徙最早的(苗族贾理记录,Ghab Dux支系迁徙分居就是到香炉山附近,现在香炉山附近还有Ghab Dux支系居住,现在GhabDux支系自为革家人,附近当然一直也有苗族Dliangx黄平支系在居住)分居地之一,因此香炉山被当做当地苗族人的圣山,后来汉人迁来了,也对香炉山很崇敬,后来香炉山上来了和尚建了庙宇,有了观音洞,也就成为以苗族为主的四周各族人民崇拜的圣山了。据说爬坡节历史很悠久,与苗族的创世纪神话有关系,后来大概与苗族纪念为民族权利斗争的香炉山英雄们有关吧。相关传说很多,我在文章后面附上一篇当地人的传说。实际上香炉山海拔并不是很高,也就1200多米,但是因为周边的山体都不高,方圆是几十里之内都没比香炉山高的,据说在施秉也能看到香炉山,香炉山显得非常雄伟,也难怪苗家非常崇拜香炉山了。我和他边走边说,拉着他从山口往上大概十几分钟,就会看到一块碑刻——黔阳第一山,清人徐作霖所立,立于山之险要处,再往上走,就是香炉山山城的城墙了,据说此城在明代已经开始建,上书:是一保障。城墙越高近三米,城门开在悬崖之上,上山路段的转角处。进入城门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陡峭的山岭则相对平坦了,而且有一大片水田,有水井。据说以前有几十户人家居住在此,此处以前必是驻军之处。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KUByfbwiajuCeMjdOOEJG8KfHYVg0KLhpC0gdwmotfpbtOCQQrTNIPw/640?wx_fmt=jpeg
黔阳第一山碑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Aq10FLYFcmvLF0E5ic7PfY00eokccx57VW7icGKw0hLb2reYriblT3mzQ/640?wx_fmt=jpeg
香炉山外城城门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小外甥一直紧跟着我,其他人被我们甩在了身后,到了平地,我们稍稍放缓脚步来等待他们。小外甥跟在我身后,问着问那,我则告诉他这个地方是我们苗族的圣山——香炉山,我们的英雄阿榜、韦同烈、包利和红银、张秀眉等英雄都曾经在这里战斗过,以此为根据地,这是历史上民族压迫的见证,也是我们苗族人民抗争的地方。    跟着他讲着故事,然后到了沿着前面的田地再上走,大概两百米左右,开始上坡,有一处体现了苗汉民族融合的碑刻,记录汉族融合于苗族的碑刻,“明镇远侯顾成入黔,镇守贵州将近二十年,讨平叛乱数百起,是诛杀首领,安抚余众,蛮族尽皆顺从。”其子嗣袭爵,其五世孙顾良相因犯朝廷法律,恐诛,诈死报朝廷,遁入“生苗区”(明代未曾设置郡县相对独立的苗族聚居区,就是朝廷管不到的地方),潜匿开怀(今凯里开怀乡),得到当地苗族的接受,后来他娶了苗女子,生四子,子孙融入苗族,多沿用顾姓,其子孙现在也在传承者苗族的传统文化。    现在来看镇远侯顾成后裔融入苗族的事件,他的祖先开始作为征服者而来,最后却是被侵害的民族帮助而且收留了他的后代,变成了他要征服的民族,不知道镇远侯在天之灵是怎么想的,他们在接触这个所谓的蛮荒之地的时候,是否真正了解过这个地方的人,他们的音乐,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习俗?以高高在上的文明者的姿态,进入当地,稍有不合作就开始以武力相向,然而最后却是他们眼中的蛮夷收留了他受难的子孙,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icv7bt6HXqwYl2OJxmQ8Fva7CibURodTI4KvGSyG11ajHq1tsfmCf4Cw/640?wx_fmt=jpeg
明镇远侯故城碑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又一会儿,到了常人所言的观音洞,这里就是香炉山香炉的盖和颈的部分了,又开始陡峭起来。这本来叫苗王洞,后来因为义军失败,被朝廷破坏,后来有和尚在洞里塑了观音像,因而改为观音洞。在这里遇到一个苗族的老奶奶在卖香纸,她告诉我这道路是几十年前重修的,在她小时候,香炉山上的路是铺好的石子路,不是青石路。并且告诉我说城墙内部这些平地上面原来有庙宇的,在解放后被拆除。老人的经历,就见证这香炉山的变迁,而且当我自称我们是Hmub的时候,她的孙子不知道什么是Hmub,老人告诉他,我们这边的苗族自称是Ghab Nes(噶闹)和Hmub(木),但是Hmub却在这边比较通用。和老人聊了许久,过了观音洞我们继续上山,这时候到了一片空出来的留作文人墨客题字刻碑的区域,有一处是英语碑,小外甥看到了,问我:舅舅,这些英文是什么意思,我告诉外甥是美国苗族同胞题写的,底下也有汉字的,自己看,上书英文,大意是:李王华先生为苗族,一九五九年元月一日生于美国苏明尼达州,现为电视制作中心经理,为考察苗族传统文化,于一九九六年二月八日、一九九七年八月四日和五日三上香炉山。由此可见,虽然远隔重洋,美国的苗族依然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虽然是美国主要是西部方言苗族,但是苗族人的认同感是很强的,香炉山就是这种认同感的根系之一。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y72MM62qjtKsWwlibnvp1KoS1jibATgfgDNjvic3dRPibGly9SeGssic6Ig/640?wx_fmt=jpeg
美国同胞的碑刻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从这块碑刻继续往前走,就到九十九道阶梯了。九十九道阶梯,是青石铺设而成,坡度大概是70度左右了,极为险要,小外甥看到这个一点也不害怕,我拉着他的手,对他说小心上去,然后我们一步一步往上爬,到山门的时候,上面刻有“南天门”三个字。进了山门,就快到香炉山顶了,在爬上一道坎,就到相对平坦的山顶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GVJx8cKwk0MqibWtRrOXJJkjZ0SUKtnAEISNBkltvww7a7UmpZjOgEg/640?wx_fmt=jpeg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山顶由三组小坡组成,现在上面已经商家在上面摆好铺位了,等待明天的爬坡节。而铺位右侧则是一座亭子,建立在险要的石头上,往下看则是悬崖。这是观景亭,站在亭子上向南望,凯里城从老城区到开发区,绵延二十公里的城区,尽收眼底,不只是凯里城,周边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南之于雷公山、北到黄平、西到麻江、东到施秉等,动向都尽收眼底。如此看来,为什么这个制高点是历代苗族义军的根据地了,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上山的路只有“南天门”那一条陡路。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4HM73GBGVdmEyA4ToBznqy01RVfBr3PtkSW34z805vq7ia2dqawTB2g/640?wx_fmt=jpeg
俯瞰凯里城区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山上凉风徐徐,特别凉快,但刚爬上山,这样的风会让人极为容易感冒,这时候担心小外甥会受凉,山上待了十几分钟。姐姐他们也赶了上来,我让他们先带着小外甥下山,我则继续留着,继续由着亭子往上爬,不一会就看到香炉山的内城了,“炉”下城墙内部大概可算外城,“炉”上三山之间夹着内城,也是有一个城墙,进入后,就看到已经修了很久的蚩尤陵,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是这个样了,而今依然,底下的木料已经腐朽,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凯里作为苗都,修建蚩尤陵是极为正常不过的事情,然则我也不好揣测。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R1HYfkXrm3l1J3XLF5FSicsvjicVdicdwvYNa1dcB84oUAeficH4f4Rcibg/640?wx_fmt=jpeg
内城城门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过内城门,经过未建好的蚩尤陵,则继续爬上后山。最高点应该在香炉山的后山,确实还需要爬上去。逐步走过一段小斜坡,则见到后山,那又是另外一番景致了,山上多是灌木林及矮竹林,一片绿色,我是沿着山边往后走的,因为树林茂盛,几乎找不到山路。一路看到的是怪石嶙峋、悬崖峭壁,沿着这些一步一步手抓着挨着前进,这真的是爬山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4HM73GBGVdmEyA4ToBznqy01RVfBr3PtkSW34z805vq7ia2dqawTB2g/640?wx_fmt=jpeg
香炉山四周的苗寨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在攀爬的过程中,我看到远处的山崖长满了崖百合(我自己命名的百合花),我只有远处远远地望着,直到后山山顶的时候,在不太陡的山崖下看到了崖百合,这种百合花会小一些,但是显然耐寒耐旱的性质会好一些,色彩为橙黄色,极为魅力。我还冒险下到下面拍了一张她的素颜。虽然是胆大心细去拍的,但是看到脚下的悬崖,想想还是后怕,香炉山顶是苗族圣山,我想信会得到祖先的护佑,一时竟然也不害怕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8ibIDbJ5LpVEOwiaLaRTcz7pTJwEgBv3NFHRV8FL3JJ1G3tWVJUUibvBg/640?wx_fmt=jpeg
山崖上的野百合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过了后山,一块巨石立在山的尽头,犹如一块飞来石,我看到一家子站在上面,原来那飞来石是可以爬上去的。我穿过灌木树丛、竹林好不容易方到了那里。走了过去,则顺便上了那块飞来石,站在飞来石上远眺,虽然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但角度变化,因此又是一番景色了。这时候我也有些累了,就在飞来石上休息了一会。休息了一会,后来又到另外一个山头去了一下,然后就逐步下山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klAS9ECJelRzjZDHC0NQmejNE0UmpW3omDXkLVBJw1Hz35CRG726OQ/640?wx_fmt=jpeg
后山景色资料来源:石开龙摄
回去的路上在九十九次阶梯上遇到挑山工了,他们一步一步上来,确实不容易。我小心下山,和外甥他们会合,大家吃了点香炉山特色小吃——狗肉,不过这个好像并不是香炉山本地的狗肉,因为店家是凯里开发区的,那边的风格又是另外一种。重游香炉山,拜谒古代遗迹,香炉山见证着我们苗族的苦难史和抗争史,也见证了历史上的民族文化碰撞和民族融合,今日香炉山附近住着以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依然传承着其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小外甥今天也了解了不少关于香炉山的东西,这个小家伙爱显摆,估计下次就会去和他同学显摆这些知识了。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的游览,希望苗族的文化在行走中让我们的下一辈了解,文脉不绝,那一路小外甥睡的很香,然而我很担心下次回家,不知道他又要问起关于苗族的什么话题,我怕答不上来。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endT6kLDyVCuU2jdiaxniargibcELSbXeayKFHdNNV0I6tohdzgdS9jcg/640?wx_fmt=jpeg
爬坡节当日的香炉山资料来源:网络
https://mmbiz.qlogo.cn/mmbiz/QZicvY9oibtLVibakKyfbYJ1BH9CLoOdX9BLtEUflhV3bIygrtDUBtKYMGV2y5fCRjfVhicy26E9DiaOQiajqhExomEA/640?wx_fmt=jpeg
民族服饰资料来源:网络


附录3:旅游小贴士行车路线:外省的朋友可经由贵阳乘坐火车或高铁到凯里,在凯里苗都客车站乘坐到虎庄的车即可到达(10元以内),去湾水、龙场的车都经过虎庄,下车后问问当地人就可以知道路线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脉不绝——再上香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