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发表于 2016-8-29 11:47

沉睡亿年的施秉云台山醒来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1ns4jyib3nyic3BgLtu6TaQn1ym9mlE7mnJWnFRib8BibKknqWOkmQibc1g/640?wx_fmt=jpeg
东经108°04′~108°08′,北纬27°05′~27°09′,“耗时”5.7亿年铸就的自然山水奇观——施秉云台山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lcAKdpmdsraejltjJPVeNTBmMcgw3h90kyo7SBxgoGyf9rG1sY3dfQ/640?wx_fmt=jpeg奇观与传说云台山又名团仓岩,三面绝壁。进云台山有两条路:
一条从云台山景区大门经头道灵官下山过渡云桥经周公殿过会仙桥、迎仙洞拾级而上再经道奄井、钟鼓洞(因洞内有石笋,叩之有声,鸣如钟鼓而得名)3300余步到盘龙坳与后山路会合;
另一条由黑冲出发经青岗坡、和尚坟到云台山盘龙坳为近5公里后山路。

       穿过山门进入云台寺,在海拔860余米云台山峰近观,前山壁上迈出丈余凌空飞悬一石,相传为云台寺内高僧诵经之处,名为拜经石。相传云台寺1567年由曾任施秉卫所千户徐贞元辟为胜境、庙堂建筑占地数千平方米,占满整个山顶并悬挑出四面岩外,拥有3000余亩庙田,供给着云台寺鼎盛时期的260余名和尚。在云台山峰环视方圆,气势磅礴,山峦叠翠,美不胜收。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icCK4hPqTRjSohICAT0CKzl1gxhmg5JBw3tLuVSexj9uOoOIRWzrMHQ/640?wx_fmt=jpeg云台山“五指峰”观景台 (钟光明摄)       传说云台寺庙内供奉佛祖和徐公坐化的遗蜕肉身,相传徐公的俗家妹妹每年都要上山为徐公换洗衣服。在换衣服的过程中徐公会随其妹的呼唤“穿袖子啦,你手放软一点”,手臂即会软一点,“穿裤子啦,你的脚放软一点”,徐公的脚即会软一点。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BZ3DDtD1nj6n7TV4yjCOzd4yvhKmSNh8pJVYsZfBF3swROedcwCvFA/640?wx_fmt=jpeg黄洲河畔“周公庙       云台山云台寺毁于一场雷击而引起的大火,火后的残垣断壁最终毁于文化大革命中农村红卫兵破“四旧”的“造反”中。相传云台寺内一名周姓和尚调戏姥塔尼姑,尼姑愤怒之余诅咒周和尚“三百年后天火要烧掉你云台山”一语成谶。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PrCuI9rAQaEuric9zV2GQsCqsbmjibclicZx1tIVPXiaSGb7K88zr3dSfw/640?wx_fmt=jpeg云台山典型地质“白云岩”开发与重生1986年施秉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时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裴兴华同志为指挥长的云台山开发建设指挥部,“尘封”已久的云台山又进入人们的视线之中。       这个时间节点上,开发风景区对施秉来说已不陌生,之前下氵舞阳河段的红旗电站已建成发电,回水造就的下氵舞阳河景区促使施秉县境内的高碑湖旅游码头和砖混结构的茶亭建成,与菜花湾的人行步道和诸葛洞的旅游码头相继投入使用,下氵舞阳河的旅游业已然进行。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h9NWInFJTdH3eyWPyuWXjaxXmBI3UHftkRbOznZwlm55UBJAn2bmuA/640?wx_fmt=jpeg云台山湿润的环境衍生的“苔衣”       指挥部成立之初,裴兴华副县长要求:“找准切入点,确定运作方案,集中建设、交通等部门抽调的工程技术人员,积极主动配合徐老(时任贵州省副省长徐健生)给我们请来的汪朝阳工程师(贵州省地质研究所)开启筹建工作。当务之急就是县城至云台山的简易公路,没有公路一切免谈。”
       查看万分之一比例地图勾划线路,反复比较实地踏勘避开田土,迁来全木结构的老庙屋建指挥部,请来排楼冲村民组的牟绍兰老人当向导,汪(朝阳)工亲自反复对旅游线路进行踏勘……历经两年多,硬是在只有飞鸟越过、猕猴走过的山涧、峭壁上硬生生地凿出一条羊肠小道来。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LJJS1hWu0WuBibdxlbqhmE16uMA0ZoPibH9KLpEYAqzgH5L6qN6dsmmQ/640?wx_fmt=jpeg云台山古树绿叶       云台山的初期开发仅20余平方公里。由于条件有限而没有大面积开发倒成了一件大好事,因为旅游产品必然产生于风景名胜区,而风景名胜区又意味着都可开发旅游产品。按照汪朝阳工程师的见解:“风景名胜区资源都是一次性且不可复制,在生态环境脆弱抑或是珍稀动植物聚居或群落的区域就不允许人类活动的大量介入,要划定外围保护区以支持核心区的生存,没有折扣可打,就是科考也是有限制的。”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TQ0uALrSuNPNGwNA1mbTwK9a9OenCoXNE8j1aycOdk4sycXnAgicTCA/640?wx_fmt=jpeg云台山“野牛洞”外景观       兴致极高的徐健生考察了云台山旅游毛坯通道后,气定神闲地在渡云桥下的黄洲河边钓起鱼来。其实徐老“心不在鱼”,他在为施秉旅游业的发展“把脉”。他说:“氵舞阳河风景名胜区主要涉及黄平、施秉、镇远三县,不能单打独斗各自为政,要拧成一条线,可考虑‘一朵云(飞云崖)、一条河(氵舞阳河)、一座山(云台山)、一个洞(青龙洞)’,加上一条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线(当时考虑的民族风情点是施秉城关氵舞阳河畔的民族村寨菜花湾和施秉县双井镇凉伞苗族村)来规划,谋发展。从地理位置来看整个氵舞阳河风景名胜区是以施秉县城为中心向东、北、西呈扇形展开,这就为施秉县城在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和所具功能定了基调。”这样的认知是很具战略眼光的。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skDSb1uEiaGek89Uk4CrVKApFGoAC2Qf0Bgle4Sz9FFn8N0iczdsPSqw/640?wx_fmt=jpeg云台山“团仓岩”山门1988年在省财政厅和省建设厅的资金支持下,开始了樱桃湾至姥塔、回转老虎背、下滴水观音的步道建设。其间,为纪念徐老在云台山开发工作中的指导和协调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时任省建设厅风景名胜区管处的赵旭光处长(已殁)建议将老虎背至滴水观音这段步道命名为“健生路”,并立碑昭示,“健生”有两层含义:一为纪念徐老;二是这段路非常陡峭,经常上下可以强体健身。1990年由建设部组织的全国风景名胜区常务理事会在施秉召开。会议内容之一就是参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与会人员对云台山景区保护和管理、旅游步道的选线、构筑方式及建筑材料(不动云台山的土石)的外取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时任建设部总规划师的储传享同志为此代为申报,施秉云台山获建设部20万元奖励用于步道的延伸建设。至今25年弹指一挥间:施秉云台山旅游步道得以基本覆盖贯通;重点通道铺盖了规范的青石条;景区有了不少公厕;交通和地质地貌植物标牌标识基本完善;监控系统初步形成;周公庙徐公殿有型可观;近年修建了进入景区的一段木质步道;停车场扩大规范……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8jKWYksEBgwiakzf6z2iauEsWseJRFC3MRAwKUlwmAbx8GzZsg37TKibQ/640?wx_fmt=jpeg云台山黄洲河上渡云桥继往与开来
2009年云台山以其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主园区”。
2012年荣获国家4A景区。
2014年6月23日以云台山白云岩地质地貌为核心区、“沉睡”了5亿7千万年的“施秉喀斯特”成功入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16年6月县城至云台山景区的快速通道已经开工,设计独特、造型特别、功能齐全的旅游服务区正在建设,沿途植物景观带已入规划,景区内几个“包装”大项正在策划中……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云台山会以意想不到的姿色,迎接人们的到来!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g6U1Pmy5HPq3HZL2TvyiarMx0EI1M1w5VMXNtN2JSHyIy5d97HXgsQ5q2mqfQyBEg9ba6P91UqX3mt49iagHia4iag/640?wx_fmt=jpeg云台山“健生路”一段       施秉云台山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自驾车者络绎不绝,游客接踵而至,云台山景区四季门庭若市……
(文:刘太全图:奉力)此文转载于黔东南微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沉睡亿年的施秉云台山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