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发表于 2016-9-28 15:36

探秘||黔东南施秉古佛山,是南明永历皇帝“化身”和尚的归隐地?证据是……



永历皇帝https://mmbiz.qlogo.cn/mmbiz/bmAfZM0EMPvTibj2xSPtMOw0xGoMTcasWuibh0nR2BL6AnoHScpgtrNx6XNmPBPAXkbHAF9PX98tgIMbzGxeicEyw/640?wx_fmt=png画像中的https://mmbiz.qlogo.cn/mmbiz/bmAfZM0EMPvTibj2xSPtMOw0xGoMTcasWcAXwticyHJI5eqdID1asMwuVLE13ZliaLsgt6RcVbvlfewZd5Vib4JxmA/640?wx_fmt=png影视剧中的


2015年,来自陕西西安的月鑫置业有限公司进入施秉古佛山考察,拟出资进行旅游开发。据了解,该公司之所以对古佛山感兴趣,重要的原因是施秉本地文化人士程明富等经过多年的考察研究,认为它是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最后归隐地。
据了解,从2000年起,程明富等人经常进入施秉古佛山考察文化古迹,收益颇丰。他们关于古佛山是南明永历皇帝最后归隐地的说法,目前自成一说,引发了一定关注。


古佛山探秘据了解,程明富早年当过教师,后来离开校园,就利用祖上传下来的技艺开门诊就医。无论是干什么,他特别爱学习,掌握了大量的史志文化知识。
开门诊期间,程明富遇到了一件事,改变了他晚年的人生轨迹。那是2000年的一天,有一位曾姓村民找到他,询问说“井字中间着一点”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
程明富青年时代虽然家贫,但饱读诗书,这个难不了他。但是他却不急于回答,只是问曾姓村民,在何处看到了这个字,是不是在古寺庙、古墓碑或者古塔铭之类的地方。
曾说,这个奇怪的字,出现在施秉古佛山古塔的一块石碑上。这块石碑总计有七层,宽一丈多,高度有2丈多。
古佛山七级佛塔https://mmbiz.qlogo.cn/mmbiz/bmAfZM0EMPvTibj2xSPtMOw0xGoMTcasWsx2rBcFXVJQ25fsfppPp56cb6yQYibn5ib1k0nWJnicvwHEFT7wNCCgTg/640?wx_fmt=png
程明富很是吃惊,因为七级佛塔是很罕见的,只有藏有佛经典籍或佛祖舍利以及安葬高僧的佛塔,才能达到七级(最高级),施秉古佛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级别。之后,他决定让曾姓村民再去看看,把问题搞清楚。
不久,曾姓村民又来找到程明富,说佛塔真有七层,还有房子般大小的地下室。程明富惊讶不已,决定亲自去看看。
在古佛山上,程明富看到了五尊保存完好的佛塔,其中一尊,竟然七级佛塔。
通过认真阅读碑铭,程明富获知,浮屠的主人是开山传律二代省池和尚。在参观古佛山核心区域时,他更是吃惊。这里的寺庙,布局与普通寺庙不一样,是“九重法宫”(明皇宫普遍采用的布局)的格局。此外,这里的其他文物,还透出了屯堡文化、佛教禅宗曹洞宗、以洛书数码来体现的周易文化等古典文化的信息。程明富便经常深入古佛山,对这里的文化作深入研究。
省池和尚是帝王?经常去古佛山,程明富主要对文物进行登记和考察。在走访中,他发现了两块保存完好的塔碑:“开山传律省池和尚轿塔铭”和“能戒师塔铭”。
省池和尚墓碑https://mmbiz.qlogo.cn/mmbiz/bmAfZM0EMPvTibj2xSPtMOw0xGoMTcasW5nc3iaJumve0dBLIzQlFAo6XfwugXak6o0qp7FQZbtia1VbDAQudev4w/640?wx_fmt=jpeg
省池和尚轿塔铭记述:“夫和尚黄州龙氏旺族也,家园颇足,年方二八,识世路入荆榛,知和浩海之危险,弃俗投师更讳上宽下学焉而号省持也,始淤唐山(据考在古佛山老庙对面古称‘经堂’的地方)结茅而屋……”
“最初读到这段话,我很是纳闷!”程明富说,之后,他和伙伴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考证,发现这位省池和尚有着非常不平凡的来历。
首先是“黄州”,《易经》中按五行、五州、五色、五帝,天下分属五方的记述中称:“中央戊己土,土色黄,黄州皇帝”。此外,“黄”字在我国古代,与皇帝、皇家、皇宫建筑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明富推断黄州即为皇帝之意或者与此密切相关。
其次是“龙氏”。程明富说,这样的称谓绝非姓龙之人,因为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普通人不能以“姓氏”代称“姓名”,故此说“龙氏”为“皇帝”,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
再次就是“旺族”的称谓,程明富觉得与古代的皇帝有关。古代士大夫之家称“大族”,普通百姓之家称“小家小户”,只有皇帝的家族才被称之为“旺族”。
通过对“能戒师塔铭”进行考证之后,程明富认为,前述的一些观点得到了确认。“能戒师塔铭”中作了这样证实性的记述:本师和尚非所谓道德者乎,和尚乃一皇上家子也,时值兵戎,适我黔邦,识世途之险恶,知生死之沉沦……因古老之义而题成名曰古佛山圆觉堂也……
由此,程明富和他的伙伴们推断:省池和尚,应该是大人物,还有可能是帝王。
“永历通宝”揭开身份谜底?2005年夏季,程明富和他的同伴们走进了七级佛塔下的地宫,开始对其进行考察。
地宫呈正方形,长宽各有1.1丈,高0.72丈,顶部用青条石拱券而成,四壁用青石料堆砌。地宫中央置有石轿子一乘,但已被人打垮散乱在宫中。
在走访当地人的过程,程明富还了解到了这样的信息,地宫未被破坏时,有两位石将军把守宫门,石轿子由四人抬着。遗憾的是,因地宫遭破坏,石将军和抬轿人不见了。
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地宫其实是古墓。程明富根据掌握的资料,考察历代王朝皇室特别是明朝的殉葬制度,发现上述的葬礼与明朝神宗皇帝的葬礼相似:都有抬轿人抬轿子……
程明富还将古佛山寺庙遗址的“九重法宫”与明代皇宫内廷平面图、明定陵地宫平面图作了对照,结果发现它们的建筑格局完全相同。
古佛山上的佛塔https://mmbiz.qlogo.cn/mmbiz/bmAfZM0EMPvTibj2xSPtMOw0xGoMTcasWUs9t37f4AnIZaEfxeGElwdHKhICLfk7Wm9dtuTm0NtPUvRX7xHT2Bg/640?wx_fmt=jpeg
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程明富等断定,古佛山的寺庙以及七级佛塔与明王朝有着某种的联系。
为弄清其中的联系,陈明富等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黄平、施秉、余庆县志,结果在余庆县志上找到了答案。
《余庆县志》中记载了当地发现南明“永历通宝”古钱币的情况:1986年3月14日,余庆县白坭区大龙乡农民王大怀发现一批窖藏古钱币,共4.5万余枚,其中不少是南明“永历通宝”。
余庆县志还介绍了关于“南明总兵印”发现的情况:余庆太平区花山乡滨江村沙坝村民组石渊密等人,1971年在乌江南岸石家洞下发现了一枚“南明总兵关防印”,并于1985年捐献给了县文化馆。
程明富认为,“南明总兵印”在本区域被发现,对“永历通宝”是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南明总兵印证明的是一个政权在本地曾经出现,而永历通宝所能证明的则更加具体化。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程明富等人特意赶赴余庆走访,证实了“南明总兵印”和“永历通宝”原物的存在。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见到原物,因为原物已经保存到指定的金库中。”程明富说,好在拿到了照片版,也可以用来做一些研究。
程明富和他的伙伴们还把研究的触觉,延伸到了古佛山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获得了南明政权入黔后,曾在距离余庆不远的乌江布防的历史信息以及南明部分臣工隐居在古佛山周边区域的情况。
需要更多证据佐证至此,程明富和他的同伴们认为省池和尚极有可能是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由此推断,施秉古佛山七级佛塔就是永历皇帝陵。“就历史事实来说,这个说法也站得住脚,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进入过贵州境内。”程明富说。

据了解,南明史记载永历皇帝朱由榔在被吴三桂捉拿之后,绞死。就此,程明富做何解释呢? 他对贵州都市报记者说:“我认真地研究过南明史的记载,当时的情况是,吴三桂绞死永历皇帝时,在场的全是他的将领和士兵,没有清廷的代表在场,被绞死的极有可能是假的永历皇帝。”
程明富还说,绞杀永历皇帝,吴三桂是先斩后奏,事后拿骨灰交给清朝廷交差。“这其中,应该存在诸多疑点”。
据了解,程明富等人的研究成果引起了西北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继光的注意,王继光曾将这一情况向史学界做了通报,引起了关注。“遗憾的是,王继光教授在2015年去世了,否则的话,他可能亲自来考察研究。”程明富说,现今,他还与王继光教授的个别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程明富希望有朝一日,通过他们和更多的史学界人士一道,将谜底揭开。
作者:罗茜 奉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秘||黔东南施秉古佛山,是南明永历皇帝“化身”和尚的归隐地?证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