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梯田中的明珠 加车
从江县加榜乡加车村,是贵州苗族聚居区吊脚楼群保存完好的地区之一,于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加车村位于月亮山腹地,周围均被加榜梯田环保,加车河从村通过,沿河瀑布众多,加上两岸悬崖峭壁,绿树成荫,景色十分迷人。每当春暖花开之时满山的旱种梯田开满了油菜花,到了五月份梯田里放满了水就形成一幅幅的水墨画,等到秋天到来时成熟的水稻遍地金黄,与其遥相呼应的是满山的红叶,金黄色和红色遥相呼应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GrcKOoSaFNbv2RelZeGUS6ia8icpCZTMzPZ37ic20OO2BgbujfGXCWtAp8gfJlGJiaV8eiau9icGUXmXXhNySeTDKibA/640?wx_fmt=jpeg 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的先辈们用勤劳和智慧把一座座山峰修整成了一片片雄伟壮观的梯田,群山连绵,巍峨起伏,座座山梁,梯田层层,规模宏大、形态各异的加榜梯田。 记者从“摄友之家”主人梁文佳口中得知,相传2000多年前加车人的先祖带领族人四处迁移,最后寻得风水宝地加车坡,并开始挖山造田种植水稻,过着“稻饭鱼羹”的美好生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族人不断挖山开田种植水稻,通过2000多年的努力,最终形成了加榜万亩雄伟壮观的梯田。 站在加车村高点远望,加榜梯田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线条优美。无论从线条,还是整体形态来看,加榜梯田都吸取了天下梯田之精华,特别是那居于梯田之间的山村小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无不体现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并给人一种“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感觉。
独特的地形地貌,决定梯田与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村落人文的完美结合,全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因此,2011年,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加车村共有可耕种的梯田大约970多亩,全村有住户294户,共1213人。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这里至今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耕种的方法,主要的耕种办法还是靠劳力和耕牛。 加车人对耕地十分的尊重,他们祖辈都把荒废一分田土似为不孝,是最丢脸的事,所以至今人们依然每天朝出晚归在默默无闻地耕种着他们祖辈流传至今的梯田。加车以种植原始糯稻为主,稻田里同时养着鲤鱼和鸭子,这种稻鱼鸭共生的古老生态体系已被列入全球农业重要文化遗产示范地。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GrcKOoSaFNbv2RelZeGUS6ia8icpCZTMzHcwoEiaAugiazxKXakaVvv5U08lS6KnHQfia6WA3RfPlzkwmKr7QESjVA/0? 田在寨中,寨在田中,人在田中——村寨周边被梯田围绕,这是加车村特色的聚居方式,是加车自然、历史的重要见证。 加车村民居建筑为传统的苗族吊脚木楼,其特点为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建筑,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村里古朴的石板路,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完整的木屋与梯田和谐交融。每每清晨还可以看到一缕缕的炊烟,那正是村寨里生活的气息。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GrcKOoSaFNbv2RelZeGUS6ia8icpCZTMzvPzkS1hsUUiawB9uQmFSJMibLjdcvkCic1xpgkUudeesg8qGVhKx1yyPA/0? 当你走在加车铺着青石板的村中小路上,你就会感到这里是这样的原始和自然,你会很快地感觉到这里的人们勤劳纯朴、友好和谐、善良真诚,就是这样的一个不被太多人们知道的小山村,就是这样一个远离喧嚣城市而人们却过着悠闲自在生活的小山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在黔东南大山里的一个苗族人民祖祖辈辈居住的小山村,却是那样地令人心驰神往,她就是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的加车村。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GrcKOoSaFNbv2RelZeGUS6ia8icpCZTMzDdaicak9REmS94jBPLngP282xL9A04mRMdfwkZVDRShgcRyPQ67GfDg/0? 对于加车的保护与发展,加车村主任王英杰如是说:各级党委政府牢牢抓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进一步拓展加车农业功能,完善基层设施、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 正如梁文佳老人对我们说的那样,我在加车生活了一辈子,从没想过加榜梯田会出名,如今路通了,寨子好起来了,来这里摄影的游客越来越多。我现在才意识到,祖先留下的宝贝不能丢,今年我想发动老百姓在冬闲期多种油菜花,让加榜梯田明年开得更加灿烂。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GrcKOoSaFNbv2RelZeGUS6ia8icpCZTMzFch87Bxw6APib8LjV4qOQy7chnp4t8Tv8C7prmgicG2dVECjCkZh3HrA/640?wx_fmt=jpeg
(来源: 杨光能黔东南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