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侗寨|锦屏县彦洞乡瑶白侗寨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据统计,全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其中,黔东南州共有民族传统村落276个,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https://mmbiz.qlogo.cn/mmbiz/EgqOON21LuIkBB1A8rZlpHwqibUpxaqcGUKyhFsjFFTjF2gZPcYteeB1kJOnVqOkH72m3eOrFzND81TAPtN7k3A/0?wx_fmt=gif《中国传统村落》今天带你走进锦屏县彦洞乡瑶白侗寨。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GrcKOoSaFOqdIOficy2xcF9TPT9p7K8d5YickjUsGRo98oKQtpeCSMBiaXUibUTViayPBCwDLfON7hWSdhiaoB2Kl8Q/640?wx_fmt=jpeg
瑶白侗寨位于锦屏县北部41公里,距彦洞乡政府3公里,共353户1499人,有龙、滚、杨、范、龚、耿、宋、万、胡、彭等10个姓氏,是九寨北部侗族社区腹地。村寨坐落在清水江水系之小江流域源头,群山叠翠,山峦峡谷形态各异,溪流、瀑布、村舍、田畴别有洞天,是锦屏县古树蓄积量最大的村寨,珍贵的特色树种繁多,有榉木、红豆杉、银杏等千余棵。古树群见证了瑶白的兴衰和发展,也成为瑶白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瑶白是锦屏县文明村寨,贵州省特色村寨建设保护单位,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摆古节、侗年的故乡。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GrcKOoSaFOqdIOficy2xcF9TPT9p7K8dREMiaS5oYYZnMqibeH8egvd9gUTJ46rZcibBBiabkddiacSHAMNp2oc3ZBw/640?wx_fmt=jpeg
历史渊源 瑶白侗话叫“镇牙金”,世居龙、滚、杨、龚、范、耿、万、胡、宋、彭、吴、王、罗、张、曾、易16姓氏,到解放初只有10姓。龙氏侗族先祖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迁来开寨定居,清嘉庆前曾统一姓氏,有着“十姓共一姓,十房(房族)共一房”全村都姓“滚”的一段古老传说,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后来各姓氏的先祖陆续迁入,组成村落。瑶白原称苗佰。据说,最早定居在瑶白的只有二支干系,其中有一支属苗族,讲苗话,固称为苗佰。后来随着姓氏的增多,人口的不断增长,在当时人口最多的杨氏的组织提议下,将原来的苗佰改名为瑶白。“瑶”表示美好而珍贵,所以将原来的“佰”字改成白字,寓意瑶白侗寨世世代代清清白白。瑶白先祖来自不同的地方,来自不同的民族,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民间文化。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变迁、同化、演进,“久居夷地,受其所染,易其服,从其俗,习其语,成为夷也”。各大姓氏之间亲同手足,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帮助,并与相邻村寨和睦相处,从不发生任何纠纷。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GrcKOoSaFOqdIOficy2xcF9TPT9p7K8d0nLegKoSEOfDgbM1MuQsbYKtrq8PPquSkXPqHxuBG37thDaEWB3ibPA/640?wx_fmt=jpeg
文化特征瑶白的民风古朴而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一个富于传奇而又蕴含多元文化的古老侗寨,容纳了北部侗族文化之精华:有以吊脚楼民居、鼓楼及鹅卵石花街、石板路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侗帕、侗锦、银饰为代表的服饰文化;以摆古节、侗年为代表的时令文化;以侗歌为代表的民间音乐文化;以“同心堂”、“花灯舞”为代表的舞蹈文化;以契约形式为代表的林业土地文书文化。瑶白大戏是民族文化中的亮点,其神秘的古风古韵,被誉为大山中的一朵奇葩。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GrcKOoSaFOqdIOficy2xcF9TPT9p7K8dJlFEZvum0RfuHzCqDjoWjAGCSRLJjBMLw7kFCKicUhHkh0gc5sKERQw/640?wx_fmt=jpeg
文化特征 摆古节是古老的侗乡民族文化节,有“拦路迎宾”、“寻宗祭祖”、“祥牛踩堂”、“长桌摆古”、“瑶白大戏”、“吹笙舞蹈”、“侗歌对唱”、“鞍瓦(斗牛)”、“民间杂技”等,其摆古内容丰富多彩,歌调婉转悠扬,服饰精美,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 瑶白村子周围有“文昌巍阁”、“彩岑朝霞”、“引琼古屯”、“鲤鱼上滩”、“牛鼻寒潭”、“爷来仙蹄”“雄溪瀑涨”、“二龙抢宝”等八景美不胜收,先人曾题诗纪胜,广为传颂。 古往今来,瑶白这片生机盎然的热土,孕育了勤劳朴实的人民。侗、苗、汉人民艰苦创业,共建家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歌舞、节日、服饰、戏剧、文学艺术等多元的独特民族文化,充满了侗乡生活气息、传奇色彩。
(来源: 黔东南州民族宗教委员会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