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殿一般的大房子里,少年习惯在没有水的室内泳池里练习大提琴。他告诉女孩,他不会游泳。她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没有人教啊。她笑着对他说她会教他。
少年的大提琴演出后,她和他在餐厅一起吃冰激凌庆祝,他像个小大人一样询问起她的家庭状况。年长的哥哥在阿富汗的战场,比她小几岁的妹妹在老家做着“不合适”的酒吧工作,至于父母,这个话题融化在冰淇淋里没有展开。
考试结束,夏天到来。宫殿里他唯一的亲人,妈妈,飞到遥远的北京陪丈夫,他被安排参加夏令营。他用支票收买了夏令营负责人,逃离了他口中形式化的青少年友谊。在随后的餐厅对话里,他把自己的生活描述成一座无人关心的怪异孤岛,而他则是努力寻辟安全地带的唯一岛民。他把她也带入到了这个孤岛。(This is my life. Welcome to the weirdness.)
某天女孩的手机又响起,但这次不是前男友的纠缠不休,而是关于老家父亲病重的消息。她整理行李,准备回去看看爸爸,看到她的惊慌,他提议陪她一起回去。
在女孩家乡的酒店房间里,少年在酒店服务介绍里最先查看的是游泳池一项,他一定还记得她教他游泳的承诺。关灯前的卧谈,女孩给少年讲了关于她的故事。在有希拉里出席的重要典礼上演奏短号,茱莉亚音乐学院梦的实现和破灭,地铁里的卖艺演出,与前男友的相遇。故事的最后伤感的情绪涌上女孩心头。少年轻轻说了一句"Well, good night."
第二天,女孩在医院看到了病重的爸爸,尽管他的身上插满了管子,但是他也只是平静的躺在那里,连女儿的到来也无法察觉。出了医院女孩坐在汽车前座狠狠的留着眼泪,少年在她身边的副驾驶,静静的陪着她难过。
回纽约的大巴车上,女孩和少年聊起了未来。女孩想去爱荷华州的滑雪场投奔朋友,少年提起了或许被女孩遗忘许久的短号,他鼓励女孩重新追求最初的音乐梦想,而女孩以如果少年不放弃大提琴她就不放弃短号为条件和少年许下约定。
回到纽约后的两人最后一次去了公园,他们躺在草地上,随意的聊着什么,而离别的伤感已经蔓延到两人心头。
告别那天,女孩带来了接任她工作的新保姆,第二天女孩即将结束这段工作,开始新的计划和旅程。清晨,在微风拂动白窗帘的窗前,女孩有些忧伤,或许在六周的相处中,她体会到了太多。告别的一刻,少年说,短短的相处却仿佛是一生一世的熟悉,他本还有一世要与她分享,这一刻只好全部收好,盼日后重逢她能懂。她给了他轻轻一吻,摸了摸他的头说,“be a good boy”。
最后一幕,女孩回到不久前才发誓再也不回去的老家,在门廊前发现了他寄给她的短号。黑色皮革的短号箱子上系了一个红色的蝴蝶彩带,就像当初女孩高中毕业时,她爸爸送她的那个一样。这时,少年在没有水的泳池底开始演奏他创作的《Like Sunday, Like Rain》,另一头收到了短号乐谱的女孩也终于重新拿起短号,开始演奏一样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