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月底开始喝风的日子 你的钱包余量还剩多少? 总感觉钱进荷包还没多久 交个房租费、物业费、水电费 再还个信用卡,花呗...... 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自9月1日起 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三档 第一档1680元 第二档为1570元 第三档是1470元 另外,31省份最低工资排名已出炉 跟着一起水涨船高的 还有其他很多福利!!
31省份最低工资排名出炉
人社部公布全国各地区月 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18年9月)
首先 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 ▼ 什么是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
注意!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这些 :加班加点的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如果你认为自己工资远高于最低标准 自己就和这份榜单无关了的话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不得不承认 最低工资标准确实与一些人群关联度不大 但如果你是以下这些人群 即使你的工资高于最低工资标准 你仍然会受其影响!
具体来看,最低工资标准主要 对以下三类人群有重大影响
1、基层劳动者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障贫困及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让这些人的工资水平能否应付得了最基本的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基层劳动者,包括清洁工搬运工、修理工、推销员、服务员、钟点工、佣人等,这些人群的工资收入往往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主要是为了保障他们的权益,也最能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2、销售岗位人员
在很多企业中都设有销售或推销等岗位,从事这些职业的员工的基本工资往往就是当地的最低工资,大部分收入是由销售提成构成的。
如果销售业绩不理想,那么有可能就只能拿到最低工资。因此,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对这些销售岗位人员来说也有较大影响。
3、小企业员工
有一些运营不规范的小企业,虽说给员工发的工资并不低,但是员工的社保、公积金都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缴纳。
对于员工来说,虽然说到手的工资多了,但实际上却吃了大亏,利益受到了损害,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对他们也有影响。
如果你以为这就完了 那你就太单纯啦 最低工资标准还会影响你的工资、社保公积金 and带薪休假!
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带薪休假
如果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上调或者上涨缓慢,会影响员工的哪些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班费
随着最低工资的提高,加班工资的最低计算基数、社保费的最低计算基数也要提高。
加班工资的计算至少应该以最低工资为基数计算,平时、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至少是最低工资标准按照小时或者天数折算后的1.5倍、2倍、3倍。
2、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待遇也和最低工资挂钩。我们知道这个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你只要失业人员在失业前,你的单位和本人缴费,满一年、不到十年的,那么你失业保险待遇就可以发到你最低工资标准的70%。
买十年以上就可以发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所以最低工资一旦上调,那么你失业期间的待遇也会相应增加。
3、试用期工资提高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7条规定: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工作,其所在单位应当支付其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按最低工资标准领取的试用期工资也将提高。
4、到手工资
对于部分基层劳动者及销售人员来说,如果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上调或上涨缓慢,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到手工资有可能也会原地不动或增长得特别慢,这也是最直接的影响。
5、休带薪假
正常情况下,公司都会有一些带薪假期,比如年假、病假、产假、工伤假等,如果你的基本工资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设定的话,那么你休带薪假的时候就只能拿最低工资。
6、病假工资上涨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如果最低工资标准上调,那么按最低工资标准计发的病假工资也会相应增加。
7、单位停工停产,报酬将增加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2条规定: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8、其他影响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放缓或是幅度下降,意味着整个经济表现不佳,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实际经营利润也会受到压缩,在这种状况下员工的待遇也会受到影响。
关于工资的8个秘密你要知道
1 、工资总额不包括津贴和补贴?
错! 工资总额由六部分组成:①计时工资②计件工资③奖金④津贴和补贴⑤加班加点工资⑥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工资总额不包括: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发明创造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等。
2、餐票能抵工资?
错! 关于工资的发放,根据规定,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用人单位如存在克扣或无故拖欠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3、工资不能代领?
错!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4、加班费基数只包含基本工资?
错!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是计算加班费的基数,它是指在法定正常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所应获得的劳动报酬。 包括: ①基本工资(底薪)②技术津贴③岗位津贴④物价补贴⑤全勤奖
如用人单位没有支付加班工资,或者用人单位在加班工资上“缺斤短两”,劳动者可通过两种途径维权: 一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或拨打电话12333进行投诉; 二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及补偿等。
5、休假就不发工资?
错! 法定节假日是指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共计11天法定节假日。
放假是带薪的,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纪念日和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放假也是带薪的。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此外,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申请可以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6、工资指导线具有强制约束力?
错! 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每年制定发布,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指导的一种手段。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工资决定机制逐步走向市场化。用人单位依据效益水平、劳动力供求状况、员工能力贡献等自主决定工资。政府转向间接、宏观的调控。工资指导线就是政府发出的调控信号。
企业工资指导线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及企业自身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对国有企业实现工资总额管理的重要手段。
7、高温津贴是福利不是工资?
错! 高温津贴只是一项福利,企业可发可不发?针对不少企业甚至劳动者存在的这一观念误区,提醒: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工资)的组成部分,该发而不发属违法行为;未足额发放的,视为拖欠或克扣工资。
除了发放高温津贴,还应免费提供清凉饮料,“这也不是可发可不发的,且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形式或变相从劳动者报酬中扣取‘清凉饮料费’。普通白开水不能算作‘清凉饮料’”。
8、最低工资包括社会保险?
错!
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
有些企业却把不应包含在最低工资中的劳动者合法收入囊括在最低工资中,使得最低工资“含金量”打了折扣。
工资条里的秘密你也应知道
怎样才能真正读懂你的工资条呢? 关于工资条的“五看一保存”, 不懂你就吃亏了!
1、看发放时间
拿到工资条,首先要看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按照规定,用工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
如果遇到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而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拖欠工资的,则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2、看工资总额和分项是否正确
工资条拿到手后,看一看上面的数字是否按劳动合同签订的数额足值发放。而且,用工单位不可以用实物代替货币工资。
除了“三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其他项目的费用非特殊情况下也不得扣除。单位也不得随意调整约定好的分项工资。
3、看是否符合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的支付方式应以法定货币进行支付。
4、看五险一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这几项费用是否已从用人单位扣除,并进到了个人账户?是否按当地标准进行缴纳?这些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区的社会保障部门查询。
5、看个税
现行的个税免征额为5000元。在你拿到工资条后,应该看一看用工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代扣个税。
10月1日起,纳税人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执行新的税率表。 据测算,新规执行后,月收入2万元以下纳税人税负可降低50%以上。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最低工资会带给我们这么多影响 你的工资达到最低工资标准了吗? (来源:新华网、最爱大北京、遇见北京) 新闻热线:0855-2292678 合作热线:15086212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