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保健养生] 冬病夏治 三伏天灸、隔姜灸、隔蒜灸等方法都有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5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2:50 编辑 <br /><br />
当人们提到冬病夏治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三伏天灸,实际上,冬病夏治不仅仅只有三伏天灸,泡脚、艾灸等都可用于冬病夏治。

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是医院最常见的冬病夏治方法,其实就是中药贴敷。按照所需治疗的疾病对应的穴位,将特制膏药用胶布贴上,保持4至6个小时后即可。每一伏一次,可治疗多种疾病,因其简单方便效果好,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艾灸
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产生的温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淤散结的功效。其中艾叶的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

艾灸操作方法:
悬灸法: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进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两侧交替进行,以局部潮红为度。
隔姜灸:本法适用于因寒而致的鼻炎、呕吐、泄泻、腹痛、风寒湿痹、阳痿、痛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
将生姜切成0.2~0.3厘米厚的姜片,大小可根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穿刺数孔。在施灸处涂抹少许跌打万花油,将姜片放在施灸部位,然后放置艾炷在其上,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分钟,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泡为度。灸毕可用跌打万花油涂于施灸部位防皮肤灼伤。
隔蒜灸:多用于痈、疽、疮、疖、疣及腹中积块等。操作: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0.2~0.3厘米的蒜片,用针在蒜片中间刺数孔。在施灸处涂抹少许跌打万花油,将蒜片放在施灸部位,然后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立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分钟,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泡为度。

泡脚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喜欢用热水泡个脚;而在炎炎夏季,你或许就不想这么做了。然而,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原则,夏天如果能坚持每周或伏天泡脚,也能对冬天易发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夏季暑湿之气较重,湿气容易阻滞在脾胃,让人出现精神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状。如果用温水泡脚,则能刺激经络,振奋人体脏腑机能,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增进食欲,改进睡眠质量。对于先天脾胃不好的人来说,夏季坚持泡脚,能达到祛湿理气的效果,对于调理脾胃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在泡脚水中加入生姜、食盐适量。食盐可清火、凉血、解毒;生姜具有散寒、止吐、解毒的作用,经常用生姜、盐水、艾叶泡脚,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感冒,还能达到改善虚汗体质的作用。加入适量白醋可以增加皮肤弹性,使皮肤变得光滑,还可以祛除风湿,改善畏寒怕冷等症状;可杀菌抗菌,有助消除霉菌、脚癣、皮肤病。加入适量米酒可刺激皮肤出汗,以排出体内的酸性物质,有缓解疲乏的功效。
?


RR
3.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凯里人论坛大健康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5261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