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黔东南州建州60周年的一年。60年来,风雨兼程不断的艰苦探索,通过多方的努力,昔日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苗侗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黔东南州被誉为“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侗族大歌苗族飞歌,锦鸡舞木鼓舞等,蓝天白云下,传统古村落与原始森林、千年梯田、高山溪流、农耕田园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形成一场生态和文化的魅力展现。辉煌60年,在这欢庆的日子里,让我们用一张张新旧照片的碰撞,来见证黔东南州经济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1956年7月15日至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镇远召开,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当时的行政区域为:镇远、剑河、黄平、施秉、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麻江、黎平、榕江、从江12个县和炉山、雷山、台江、丹寨4个苗族自治县。炉山、雷山、台江、丹寨4个苗族自治县改称为县。 
 
(195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选举产生了州人民委员会委员29人,王德安(苗族)担任第一届黔东南州州长,梁旺贵、吴朝明、刘学民、王耀伦、杨富和任副州长。并在镇远、天柱、黎平、榕江、凯里、台江施洞、施秉双井中选择了凯里做为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图为时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筹备委员会筹委会副主任王德安在会议前夕举行的欢迎大会上致欢迎词) (王德安在发表讲话) (图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丹寨代表团代表陈光耀(县内著名民主人士)在投票选举。)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任州长王德安向中央代表团团长、国家民委副主任萨空了敬献礼) 
 (1956年,歌舞队庆祝黔东南建州)  (1976年7月凯里地区各族人民在原州大会场庆祝建州20周年  张钢/摄) (1996年建州40周年在万博广场召开庆祝大会) (2006年7月23日黔东南州建州50周年大庆,活动现场万人齐唱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成功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2006年7月23日黔东南建州50周年大庆神龙出天    虫虫/摄)  
(2010年7月23日黔东南54周年州庆     虫虫/摄)  
(2011年7月23日黔东南55周年州庆     虫虫/摄)  
1历史的脚步,见证着凯里的发展 
(这是20世纪50年代黔东南州首府还未迁到凯里时,位于现在大十字这一带的情景。) (20世纪50年代末刚刚修建的州政府、州检察院、州粮食局等机关办公大楼。)  
(20世纪60年代的凯里一角)  
(1964年大十字民贸大楼)  
(1964年  大十字邮政大楼) (20世纪70年代凯里大十字)  
(20世纪70年代的凯里大十字) (1981年凯里大十字   杨化彪/摄)  
(九十年代的凯里全景       杨化彪/摄)  
(2006年   凯里大十字) (2011年凯里大十字     龙立璧/摄)  
(2013年  凯里大十字标志建筑物 芦笙与牛角拆挖 )  
(凯里新大十字)  
(1964年  万人坟  ) (70年代凯里大会场文革民兵大会) (90年代凯里大会场)  
(凯里大会场鸟瞰)  
  (原凯里大会场旧址 现中博商业区)  
(北京西路  中博正门夜景)  
(2013年 运行16年后拆前凯里大十字老地下商场)  
 ( 凯里大十字新地下商场)  
  (2016年凯里市行政中心大楼)  
(开始修建前博南东路)
  
(已修建完成通车博南东路)   (2016年博南东路现况) (1964年 老街丁字口)   (2016年 老街丁字口) (1964年 老街一角)   (2016年  老街一角)  
  (2016年 金泉湖公园 仰阿莎广场) (1972年湘黔铁路修建场景) (1972年凯里火车站的通车仪式) (1972年湘黔线修到凯里站,第一列客车开进凯里站) (20世纪80年代的凯里火车站)   (2016年凯里火车站)  
(20世纪80年代,凯运司自行设计生产的661型客车)  
 (深冬时的凯运司大楼) (截止2016年6月30日,黔东南州全部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2006年大阁山  虫虫/摄)  
(2015年大阁山  龚夫子/摄 )   (2016年大阁山)  
(2012年 凯里老影剧院拆前最后一眼    duskusa/摄)   (2016年凯里影剧院原址   现东方文化广场)  
(昔日的繁华的凯里拱桥巷一角)  
(2015年即将消失的凯里拱桥巷)   (现在的拱桥巷拱桥)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原校址正大门)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校址 文科楼)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原校址中心花园一角)  
(凯里学院(原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姚琍/摄 )   (2016年 凯里世纪城 原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址)  
(刚建成时的迎宾大道)  
 (2016年 迎宾大道中现况)  
(修建时的凯里苗侗风情园)  
(夜幕降临时的 凯里苗侗风情园)  
(2000年前的凯里发电厂全景)  
(2010年 生产中的凯里电厂 虫虫/摄)  
(2015年拆前的凯里电厂厂房   大烟囱)  
(2016年凯里电厂原址) (2016年 游方谷公园)  
(2013年 凯里清水江风雨桥在建中) (2016年 建成通行凯里清水江风雨桥   当今世界最长最宽的风雨桥) (2016年    凯里碧桂园)  
 
(2016年  夕阳下的旁海大桥)  2红色记忆 (60年代凯旋机械厂的员工在开展科研工作) (60年代凯里三线知青)  
(210广场    大三线文化主题公园) (2011年  永光电子厂(873厂)) 3百年珍影 
(苗族侗族的好儿子吴兴春)  
(邓小平接见全军英模代表吴兴春)  
(肖克将军在京会见黄平县副县长朱自贤)  
(1990年,江泽民书记与台江反排木鼓舞队队员在一起)  
(1987年9月1日,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到黄平视察,图为视察重安江铁索桥时与黄平县的同志合影。)  
(胡锦涛书记视察照片)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前排左二)视察雷山县郎德上寨旅游景点,受到苗族群众的热烈欢迎)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黎平县德凤街道办事处蒲洞村看望慰问贫困户林现平一家)  4时光掠影,黔东南县城部分新旧照片的碰撞与牵绊 黎平县(黎平府县同城图) (20世纪50年代的黎平翘街)  
(20世纪60年代的黎平县城翘街)  
(20世纪80年代的黎平县城全景) 2000年的黎平翘街 (2016年航拍黎平县城) (2016年航拍天生桥)  
(2013年  黎平飞机场) 镇远县 
(20世纪40年代的镇远县城一角) (50年代镇远舞阳河摆渡)(50年代镇远周大街会馆古建筑群落) (60年代镇远卫城大码头渡口)  
(20世纪70年代末的镇远县城顺城街、祝圣桥与中河山青龙洞古建筑群情景)  
(20世纪70年代的天后宫码头传统民居)  
(1983年的镇远县城)  
(1985年的镇远大菜园情景)  
(20世纪90年代镇远县城全景)  
(镇远古城  古码头)  
(镇远古城  渡船)  
(春时的镇远县城) 三穗县 
(新中国成立前的三穗县巴冶苗族民居) (1956年三穗县城侧影。图中三层塔为文昌阁,1958年被拆除) (70年代三穗县) (1997年的三穗县城全貌) 1981年12月8日,三穗县巴冶乡中坪、平寨两个苗寨发生特大火灾,烧毁房屋362间,受灾262户。在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1985年底,两个村寨得以重建,面貌焕然一新。图为重建后的巴冶新貌。(三穗县城一角  静怡文苑/摄)  
(俯瞰三穗县城) 锦屏县 
(1936年   锦屏县城旧貌)
  
(1984年  锦屏县城旧貌)
  
(九十年代以前  锦屏县城) (1978年锦屏大桥通车) (1978锦屏传统民俗活动) (90年代 锦屏标志性的建筑,左边是国营饭店,国营饭店后面是电影院)  
(诗意山水 画境锦屏)  榕江县(20世纪40年代,榕江常备队士兵、干训班学员到中正南路打扫卫生、清理市场) (1946年榕江县城全景) (20世纪80年代榕江县北街一角) (榕江县车江侗乡清一色的瓦房) (1981年  榕江县城全景图) (1956年榕江打虎队除掉的两只330斤和234斤老虎) (榕江老车站) (榕江县委大门) (南门口老城门)   (1940-1950年代的五一广场(五榕小学))  
(榕江高铁站  站前广场) (榕江县城夜景图)  黄平县(1939年,黄平重安钢架桥通车庆典盛况)  
(1958年,黄平县体育运动会运动员游行的情景)  
(1988年5月10日,谷陇到翁坪公路试车) (20世纪90年代的黄平县旧州古镇西下街) (旧州古民居朱氏宅院)  
(旧州抗战机场于1939年秋开始修建,图为从黄平及周边县征召的民工在夜以继日进行抢修的场景)  
(2011年旧州旧机场)  
(毁于文革时期的旧州长庚阁(照片为柯世璧提供,摄于1959年))
 (1979年加巴芦笙会)  
(黄平县上塘镇苗疆茶马古驿道)  
(黄平飞机场)  
(晨雾中的黄平县城) 剑河县 
  (20世纪60年代的剑河县城全景)  
(70年代剑河建桥工地)  
(70年代剑河文革瞬间)  
(搬迁前的剑河县城全景)  
  (剑河县城未搬迁前县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桂花树)  
(剑河老县城图  )
  
(已经远去的剑河老县城柳川原貌【局部】)  
(剑河柳川,剑河老县城所在地,高峡出平湖)  
(2015年 现在的剑河县城夜景 叶传刚/摄) 
  
(剑河新县城全景图) 从江县 
(六十至七十年代中期县医院门前大街)  
(1975年,从江县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给农民发放救灾粮)  
(1977年,从江供销合作社送货、送文艺下乡)  
(约1977年11至1978年底拍的从江县城全景图   )  
(20世纪80年代 从江县城全景图  未修成从江大桥前)
  
(20世纪80年代初    从江老码头) (20世纪90年代初   从江县城全景图)  
(2006年从江县城全景图  梁全康/摄)  
(2011年从江大码头  飞龙/摄)  
(2011年从江县城一角  飞龙/摄)
  
(2011年从江二桥  青老/摄)  
(2012年  从江县城全景图)  
(2014年  漂亮的侗妹在从江高铁站站前广场合影   贵桂之间/摄)  
(从江县组照)  施秉县(民国36年(1947年)鸟瞰施秉县城全景) (新中国成立,施秉大桥、两湖会馆一带旧貌。解放军战士邱岭秀在桥上留影) (20世纪50年代施秉县政府机关职工宿舍)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施秉县西街口至十字街一带旧貌) (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施秉县委大楼) (1982年6月,在鸡公岩上拍摄的施秉县城) (1982年的文化街出十字街口) (1997年时的施秉县城全景) (90年代中期的西街(摘自“奉力摄影”)) (90年代 施秉县十字街(摘自“奉力摄影”))  
(2015年   施秉县城全貌)  岑巩县(1951年岑巩县城全景) (1953年的岑巩县城西门) (1953年的岑巩县城东门) (20世纪90年代的思州古城)  
(岑巩县城全景图)  雷山县 (雷山县城一角,摄于民国35(1946年)年1月1日) (1956年 雷山苗族吃新节) (雷山县城  夜景)  天柱县(20世纪60年代的天柱县城) (以上几张照片,实在找不到日期了,天柱的朋友们自己对照想想吧,谢谢) (1971年 下腾村)  
(国家非遗单位——三门塘村)  
(天柱县城全景图)  麻江县(20世纪80年代麻江县城) (旧时的麻江中学)  
(现在的麻江中学)  
(2015年   麻江县岜茅冲古迹名胜   贵州游侠/摄) (现在的下司古镇一角)  
(现在的麻江县城)  丹寨县(1990年  丹寨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兴仁区代表团合影) 
(龙泉山)  
(2010年  卫星上看丹寨   丹寨西城区都才开始建了一条道路) (美丽的清水江【摄于丹寨麻江交界处】)  
(2015年龙泉山上俯视丹寨县城  菁/摄)  台江县 
(70年代  台江丁字路口老照片)  
(70年代   台江丁字路口老照片)  
(1972年 台江中学二六班毕业合影)  
(70年代 台江县城旧貌)  
(约1997年  未开发的台江)  
(台江全景对比图)  
(台江全景)  5一代人的纸质回忆(50年代镇远至天柱的挂号信封)(60年代谷洞至凯里2.53元的车票)(60年代棉花购置票 上面印有不准买卖字样)(60年代黔东南州专用布票)(70年代酒票)(70年代黔东南卷烟厂出品的合作牌香烟)(70年代文革时期州政府早餐接待票)(70年代玉屏至凯里火车票)(7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心支行第3期定期定额有奖存单壹元、伍元) (80年代黄平卷烟厂黄平牌香烟)(80年代黄平卷烟厂蔓萝花烟壳)(80年代黄平卷烟厂驼峰)(80年代黄平卷烟厂醉烟)(80年代黄平香烟烟壳)6人民币上的人物,你们认识吗?(一角钱上的苗阿哥(左一)黔东南第一任州长王德安) (一圆上的侗家女(右),来自从江县庆云乡石奶引) 1958年12月行政区划,丹寨、麻江、炉山、雷山4县合并建凯里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县、三穗县并入镇远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全州设7个县。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消凯里县建立凯里市。自此,黔东南自治州辖1市15县至今。感谢提供此次照片的各位朋友与平台(部分照片来自于网络) 历史的脚步见证了黔东南州辉煌60年,谨以此篇分享所有黔东南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