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在贵州,民族少男少女间谈个恋爱竟然那么多套路,也是拼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搜狗截图18年01月02日1112_13.png

苗族蜡染

千百年来,贵州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何琼教授笔下那些有趣的少数民族恋爱文化。
♣苗族恋爱文化

不同的婚礼习俗在他们的传统节日里都有保留,如苗族麻坡歌节(黔南独山、都匀毗邻地区)、坐花场(贵定县)、跳月(贵定、龙里、福泉、开阳等地)、跳坡节(黔西北)、二月三(台江县施洞)、闹冲节(凯里舟溪和麻江县)、翻鼓节(黔东南)、姊妹节(黔东南台江、施秉)、三月三爬坡节(雷山县、镇远县和黄平县部分地区)、龙舟节(台江、施秉清水江中游地区)、六月六歌会(松桃)、香炉山坡节(凯里市)等。正因为如此,贵州民族传统的求婚方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婚恋习俗,他们的择偶方式更是独特奇异,形成了独具情趣的恋爱习俗文化。恋爱的方式主要是青年们结伙在村寨外、山坡上、树林间对唱情歌,彼此有好感后,双双离开众人去进一步交流,交换信物。此外,苗族还有被称为“走寨”“射背牌”“爬坡”“踩花山”“揉耳朵”“抢头巾”“赶歌节”等的恋爱活动。


搜狗截图18年01月02日1112_14.png
❂ “游方”苗族青年男女的游方之旅
“游方”就是苗族传统的、符合风俗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方式。游方一般是每年插完秧或打完谷子后,苗族青年男女就出去游方,所到之处,当地姑娘们都会相约备酒、做饭,带到游方场地,和新认识的小伙子们一起聚餐,苗语叫“吃情谊饭”或“吃伙伴饭”,在游方过程中,青年们向自己的意中人表达思念之情,也可对素不相识的人大方地唱山歌。要经过对唱情歌和单独接触阶段主要是双方的单独或偕同“中间人”深谈了解,加深感情。
搜狗截图18年01月02日1112_15.png
❂ “姊妹节”—“东方情人节”
苗族“姊妹节”历史悠久,是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东方情人节”,台江县施洞地区姊妹节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该节以苗族姑娘为中心,以邀请情人游方对歌、跳芦笙舞、互赠信物、吃姊妹饭、订立婚约等为主要内容。五颜六色的“姊妹饭”,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绿色象征着家业兴旺,紫色象征着美丽的花衣裙,黄色象征着金秋丰盈,白色象征着苗家人心地善良,纯洁朴实,红色象征着炽热的爱情。
搜狗截图18年01月02日1112_16.png
❂ 松桃苗族—“掐手传情”
贵州松桃的苗族青年男女有一种恋爱形式叫“掐手传情”。每逢农历“四月八”“龙舟节”等传统节日及其他对歌场合,通过多次的对歌等方式,如果男女双方有好感后,男女便伸手轻掐女方小指,试探对方态度。女方回应,表示接受男方情意,如果不愿意,以不理会作为拒绝。

搜狗截图18年01月02日1113_17.png

身着侗族服饰的年轻姑娘

❂侗族——“讨糖”求爱”
侗族的恋爱方式写意而浪漫。比如“行歌坐月”,有的地方叫“玩山”“晾月”“走寨”等。侗族青年到十四五岁时,不分辈分,聚在一起,女的或做针线或纺织;男子携牛腿琴和琵琶,结伴前往姑娘家唱歌作乐,深夜直直至黎明才散。

在此过程当中,小伙子满意一位姑娘的话,可以“讨糖”为名求爱:“听说小妹糖很甜,哥想吃糖没带钱。”姑娘同意就会唱:“小妹有糖糖太酸,大哥吃了腰会弯”小伙回唱:“大哥想糖眼望穿,小妹糖酸心不酸。”通过“讨糖”,姑娘离开,小伙紧追上去。若姑娘已有意中人,就说:“小妹有糖早卖完,大哥吃糖别处尝。

”黔东南一带侗族青年还有“踩脚后跟”的交往活动。侗族小伙看上姑娘,就会在赶场期间,跟在身后故意踩对方脚后跟。对方若中意,就会跟着小伙子走。若不中意,就可以不理睬。小伙发现对方不跟着自己出来,就会再进场另觅对象。

搜狗截图18年01月02日1113_18.png
布依族姑娘在田间劳作
❂ 布依族——“浪哨”存意“花包”传情
布依族地区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年女青年的恋爱社交活动显得开放而生动。每一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进行规模盛大的“跳花会”,参加人数过千,一些单身青年男女通过吹木叶、对歌订婚。布依族还有一个别具特色恋爱形式叫“浪哨”,“浪”坐,“哨”是姑娘,浪哨就是制布依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择偶和交友的独有方式。居住在贵州南北盘江边市委布依族青年男女,多次“浪哨”后,彼此存意,借传统的民族传统节日场上“丢花包”来表明心迹,每逢节日赶场时,未婚的布依族男女青年聚集在山坡、树林、河边、竹棚或是在街上人家屋檐下,男女分别站成两排,对唱山歌,借此互相了解,寻找意中人,便把“花包”甩给他。小伙子如果有意。他们会约到人少的地方互诉衷情,表达爱意。
搜狗截图18年01月02日1113_19.png
❂瑶族——“凿壁谈婚”
瑶族的恋爱奇异而有趣,如荔波瑶族有一种恋爱方式叫“凿壁谈婚”。在瑶族“杆栏式”吊脚楼上,靠正门的厢首,在临街面板壁上凿有一小孔,瑶语称“客笛”。入夜,小伙子们前往吊脚楼谈恋爱,闺中淑女靠着枕头,通过“客笛”与户外的小伙子谈情,互唱“捞丢崽”。如此你来我往,彼此有好感后,姑娘起床开门,把小伙子们迎进堂屋,端上糯米饭和米酒招待。然后意中人就避开同伴,独自到“客笛”孔边与姑娘交换信物。几个月或一两年后,姑娘嫁妆齐备,感情成熟,就唱“碗筷歌”,准备婚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