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毁掉一个孩子,那就给他一部手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平板等变成了年轻父母的“哄娃神奇”了...
孩子不吃饭
孩子哭闹,打扰父母的私人活动
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宝宝不听话,一个手机就能全部搞定。
你还在把手机当做“哄娃神奇”吗?
最近一份社科院的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在不断降低。0-5岁儿童,智能手机使用率超过80%,3岁起就玩手机的孩子超过30%。
不少心理学家早就给出过结论: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大大损伤孩子大脑发育,影响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这种伤害日后会很难弥补。
这些危害你了解吗?
孩子的认知能力尚未建立中,互联网世界的不良信息会给孩子的精神世界带来污染,长期的使用手机也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带来影响。
阻碍身体发育
小孩频繁玩手机,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另外,小孩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
使用手机时僵直于一个姿势是常有的事,专注屏幕,容易造成肩颈肌肉紧张、劳损也易造成,从而伤及脖子、肩膀、脊椎,而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尚未定型,如未能及时调整姿势或休息,长时间使用手机造成的伤害会比成年人更严重。
引起视力下降
小孩属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时间盯着手机会对小孩子的眼睛造成眼酸、眼累、视觉疲劳等,甚至近视。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有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
容易诱发孤独症、焦虑症
长期沉迷于玩手机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也越来越怪异,很容易诱发他们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而在我国,因为沉迷手机而患上“网络孤独症”的15岁以下孩子越来越多——在手机里自己是风生水起的角色,回到现实中,却个性懦弱、心理脆弱,极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走上极端。
“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就可以玩手机?
并不是一点都不让孩子玩手机,但是在给他玩手机之前,父母得知道这些:
提前达成协议
每次在给孩子玩手机前,先跟孩子达成协议,比如做完作业或者做完家务,才能玩一次手机。而且孩子想玩手机,要自己找密码,密码会每天更新。维持1-2周,爸妈再视情况作调整。
控制使用时长
等孩子满3岁后,可以适当玩手机,但要控制好时间,每次10分钟。如果孩子要看动画片,每周只能看一集,因为每集动画片可能要15-30分钟,甚至更长。
选择优质内容
最好单独留出一个手机,把里面的电影、游戏全部删掉,关闭上网功能,专门下载一些适合小孩看的动画片或者音乐,避免孩子连续看视频,反复玩游戏。
选择合适场所
吃饭时、睡觉前,不要让孩子玩手机,此外,在等车时、旅途中,尽量不要让孩子玩手机,以免让孩子养成在等待时玩手机的习惯。日常也不要把手机当成安抚孩子的工具,建议饭后、休息时给孩子玩一会。
家长要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不玩手机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沉迷玩手机,但自己却也是不折不扣的手机迷,这种情况就如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简直太可笑!
孩子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是模仿大人,仔细想想孩子第一次接触手机,是不是通过你的行为示范,甚至主动引导?要想孩子减少玩手机:
首先大人在孩子面前应该尽量减少玩手机的机会。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多陪孩子玩游戏、读书,总之比玩手机有益的事情有很多,就看家长是否用心。如果你真的想做到对孩子负责,建议你在陪孩子的时候关掉手机吧。
本文转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