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新闻发布 发表于 2020-1-14 10:12

【美味黔东南】不同水域的鱼,不一样的美味,你更喜欢吃哪种鱼?

民以食为天
自古各个地区
饮食文化各有不同
随萝卜一起
了解不一样的
黔东南美食


一、清水江过江鱼

主料:清水江生态鱼

制作方法:先把米酒、盐、生、葱、清水准备好,用于煮鱼汤料;接着洗鱼,然后剖去鱼鳞,清除内脏,洗净。将鱼下锅,煮8分钟左右,鱼至八分熟,端锅关火将鱼焖熟。随后炒至调味料出香味,浇在鱼上即成。

特点:鱼肉鲜嫩,色香味俱全。

菜品文化:锦屏县水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鱼在锦屏县各族人民的文化传统中寓意多子多福、年年有余。人们走亲访友,逢年过节,婚嫁喜庆,宴席上都要有鱼,人们互相祝福时常常说:“鱼发!鱼发”,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江过水鱼色香味俱全,老少皆宜,相传唐代诗人王昌龄贬谪到锦屏,当地百姓用清江过水鱼招待他,他品尝后赞不绝口。


二、酸汤江黄鱼

主料:江黄鱼

制作方法:1.先把鱼清理洗净, 在鱼身上切几刀,使其入味。2.把事先调制好的糟辣椒酱放一些在白酸汤中,调制出红酸汤。3.把辅料一一放入,和鱼一起烹煮几分钟即可。

特点:色泽红亮、味鲜香醇,地道民族风味。

菜品文化:黔东南有句民谣:“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相传在远古的时候,苗岭山上居住着位叫阿娜的姑娘,貌美如花,能歌善舞,且能酿制带有微微酸味的美酒。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唱歌: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妹来温暖……”这个传说说明酸汤的食用历史悠久。酸汤江黄鱼取自凯里的野生鱼,用地道的苗家酸汤制作,别具风味


三、渣辣子田鱼

主料:稻田鲤鱼

制作方法:把锅放入清水加生姜、大蒜末、枞树菌、广菜、豆腐、竹笋、青菜或白菜,田鱼煮熟,再次放入用清水调匀的渣辣煮开后, 撒上葱花,香菜搅匀即可。

特点:香辣可口、开胃。

菜品文化:这道菜来源于苗族民间传说——苗寨九十九姊妹垦田故事。她们相约开垦了一块七十多挑的大田,并种摘糯和放养鲤鱼,到八月获得了鱼米丰收,邀约了四方男女下田捞鱼,用渣辣子煮田鱼聚餐。从此,这种煮法就世代沿袭下来。其主料一辣子和稻田养鱼已经成为黔东南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味黔东南】不同水域的鱼,不一样的美味,你更喜欢吃哪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