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一周西门街道成功化解金额45万余元的合同纠纷!
近日,西门街道联调中心用一周的时间专门化解了一起合同纠纷,调处难度之大,细节耐人寻味。起因是因为政策原因,需限期在6月20日前对老猫洞片区仓库进行整体拆除,除了场主自行修建的钢架棚,租的商户无异议退了租金,还有11户商户自行修建但未到期需自行拆除后退还余期租金及保证金。
因前期双方均持观望态度,均未在期限内拆除完毕,直到7月18日,双方争议较大,才向西门街道联调中心申请调解,接到申请后,联调中心遂以合同纠纷进行调解,但打开合同,解除合同的程序如下:本合同约定解除,条件出现或法定解除条件出现后,解除权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应向对方送达《解除合同通知书》本合同自该通知书送达之日解除,问题的关键来了,经询问双方,是否已经向对方送达《解除合同书》,甲方的答复是“我租的是场地,拿的是租金,不存在解除情况,”乙方的答复是“我们想观望一下而且钢架棚拆除需要时间,我们没拆完,所以甲方认为达不到解除条件,时间一拖再拖”,一条看似十分清晰的“教科书”式合同解除程序,因为时间节点而变得模糊起来,当日调解失败,双方不欢而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争议的时间节点差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双方损失和分歧越来越大,甲方损失的是场地不清场,新的业态无法启动,就没有租金再谈,乙方损失的是多一天不处理,就需要支付300至500不等的租金,凭着敏锐的洞察力,街道党工委上手了。
近日,市融媒体中心应邀,西门街道再次组织调解,并全程直播了调解过程,总的策略有三点:一是高度赞扬所有业主对西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高风亮节,不拘小节,坚决执行国家政策;二是做人做事,良心第一,方得始终。三是街道党工委始终奠定良好的营商环境、法治环境,这样大家的事业才会更高、更远、更大。最终双方确定时间为7月10日,一场“教科书”式涉及45万余元的合同纠纷就此结案。
在此友情提醒广大商人朋友,经商之道,合同为先,权责明确,节点精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处理问题靠法。来源:西门街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