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em]导读我在香炉山下工作了十年,香炉山上也到过无数次,对香炉山非常熟悉。香炉山上除了一座挺拔高耸的石峰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在香炉山系中,与主峰相对的另一座高山上,一处叫香炉山大坪的地方,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有着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是一块神秘的土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位老同事邀我去香炉山大坪游玩,说那里有许多景点和有趣的传说。带着好奇,我搭乘同事的摩托车朝香炉山方向驶去,在离香炉山主峰还有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条马路岔向香炉山大坪而去。车过了岔路口以后,还不到10分钟,来到一山坳处,看到山坳下一个山窝窝里住着一百来户人家。同事说:“这就是大坪,我们找前面的一个地方停车。”我们把摩托车停在稻田边的马路上,朝着横贯稻田中间的马路走去,正好碰到同事的老表在稻田里放水捉鱼。同事的老表姓王,是大坪小学的老师,我们就叫他王老师。我们打过招呼以后,看看田里的水还有些深,尚未捉到鱼,于是王老师就带我们到寨子周围的地方去窜窜。我们一边走,他一边给我们介绍寨子里的情况,讲述寨子附近的一些景点和传说,带我们走到离寨子一里外的“蛤蟆石”及寨子中间的“仙牛井”去看,还有一处叫“飞鹰岩”的景点因有些远就没有再去。王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这几个地方的地名来历和典故,使我如痴如醉。
凯里香炉山。
会长大的石头——蛤蟆石
在香炉山大坪村子南面的一条大山冲的山坳上,有一大一小的两颗形似蛤蟆一般的石头耸立于田埂上,并且这两颗石头的东、西、北三面都是山,只有蛤蟆石朝南的一方视野开阔,是一望无际的延绵群山。两颗石头像两只蹲着的蛤蟆,大的一颗石头还有眼睛和嘴巴,似有跃跃欲跳的架势。据说这两颗石头正面朝丹寨的龙泉山,与其山上的那颗蛤蟆石遥遥相望,它们可能还是一对情侣呢。
关于这两颗蛤蟆石,还有一段奇特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丹寨龙泉镇上人家的粮仓里经常有粮食无缘由地减少现象,可怎么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说是有小偷偷盗吧,仓的锁、仓板等一点动过的痕迹也没有,许多人家的粮食储存在仓里就是会平白无故的少去不少,大家感觉很是想不通。
有一天,一农户中午回家,听到自家附近好像有小孩的哭声,声音一会儿停,一会儿哭,时断时续。该农户感觉有些奇怪,于是慢慢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挨近,发现声音好像是从自家的仓里传出来的,他靠近粮仓后,用耳朵贴在仓板上,确认哭声就是从仓里发出来的。小孩子怎么会钻到仓里面去呢,他要看过究竟,看看到底是人或是其他什么的。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仓板,果然有一小孩坐在稻谷上哭,看样子,哭得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已有些累了。于是他就问小孩是怎么到这仓里来的,是哪家的。小孩说出了缘由。原来,他家住在香炉山的大坪上。这天,他放牛到后面的山上去吃草,他就在一颗大石头上玩。后来在石头上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不知怎么就到这黑洞洞仓里来了,因为害怕,所以就哭起来,很久也不见有人,声音都有些哭哑了。主人家一听,联想起这些年来出现的奇怪事情,慢慢地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他召集了全寨的人,商量对付蛤蟆石的事,大家一致同意对这只偷吃粮食的蛤蟆进行惩治,于是全寨凑钱买来几桶桐油,派几个年轻力壮的人和一个鬼师来到香炉山的大坪。他们找到那颗蛤蟆石以后,把几桶桐油全都浇在那颗大石头上,鬼师口中念念有词,作起法事来,一人点燃大火进行焚烧。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这只石蛤蟆就这样被活活地被烧死了。龙泉镇上的人又想,一定是香炉山上的那只蛤蟆来与龙泉山上的这只蛤蟆幽会,才去偷吃他们的粮食的,对龙泉山上的这只蛤蟆也要进行惩罚。于是派人把龙泉山上的那只石蛤蟆的两只眼睛敲掉了,让其成为一只瞎眼的蛤蟆,使得它不再去害人。现在龙泉山上的那颗蛤蟆石的眼睛是后来人们用水泥补上去的。
自从香炉山上的这只石蛤蟆被烧死以后,丹寨龙泉镇上没有再发生粮食减少的现象了。
香炉山大坪上的那两颗蛤蟆石,虽然大的那颗不会再长了,可没有被烧的小蛤蟆石仍然在不停地长大、长高。据大坪村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他们在小的时候,小的那颗蛤蟆石只有一尺来高,因为长在田坎上,加之那条田坎又是一条大路,村子上的人来来往往就是从那颗小蛤蟆石上踩踏而过的。四五十年过去了,如今那颗小蛤蟆石已经长到七八十公分的高度了,不要说从上面踩过去,就是爬上去也有些费劲。现在那颗石头仍然在不停地在长大。
有灵气的水井——仙牛井
仙牛井是香炉山大坪上的传说和景点之一,这个处于山巅之上的村子,水资源十分丰富,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盘上,有十来股比脚腿肚还粗的泉水从地底下哗哗地流出来,仙牛井就是其中之一的泉眼。
仙牛井位于寨子背后,处于山窝和山峰之间的中间部位。其水井是由一个天然的石洞构成,石洞呈圆锥状,洞口直径长1米左右,向下逐渐缩小,成60度的倾角,泉水就从石洞地下冒出来。据村子里的人说,在以前,仙牛井流出来的水很大,可以带动碾子碾米。井水一天涨三次,每次涨水时,流出来的都是浑水,一定有仙牛在水井的深处滚水所致。因为这口水井的水冬暖夏凉,而且味甘甜,全寨的人都来挑这口井的水喝。
有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一年轻妇女起得早早地就去挑水,来到井边时,发现有一头牛在水井里面滚水,她一气之下,抡起挑水扁担就朝那头牛打去,那头牛挨了一扁担,一头扎进水里,顺着石洞钻到地下去了。
后来,有一阴阳先生路过大坪,看到那年轻妇女打过牛的扁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愿意出十个银元买下这根扁担,并且下了订金,约好某月某日来取,到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个年轻妇女高兴至极,急忙回家告诉她的丈夫,两人都摸不着头脑,这样毛里毛糙的一根挑水扁担怎么会值这么多钱呢?两人商量,既然人家出了这样高的价钱来买,我们还是把这根扁担搞得好看些,也对得起人家的那点钱,说不定到时人家还出更高的价钱呢。于是找来斧头、推刨等工具,开始加工起来,经过一番的加工,就把这根扁担刨得漂漂亮亮的了,加工好了以后,就等着那个阴阳先生来取扁担了。
阴阳先生按照约好的时间来取扁担了,主人家高高兴兴地拿出刨好的扁担给他看,阴阳先生一看不对,主人家一定是偷梁换柱了,说:“我要的是以前跟你定好的那根,不是这根,像你这根扁担到处都有,很普遍,我只几个铜板都能买得到,你这根扁担能值这个价钱吗。”主人家觉得很委屈,解释说因为那根太难看,已经把它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了,看是不是多出些钱?阴阳先生一听,肺都快气炸了:“我要你这根扁担干嘛,现在你这棵根担一文不值了,把我的订金退来。”这可把主人家搞懵了,找不着了北。阴阳先生一气之下甩手而去了,主人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原来那根扁担在打仙牛时,有几根仙牛毛夹在了扁担的夹缝里,“仙牛”不是平凡的动物,带有“仙气”,能给人带来无穷的财富。这时,主人家才明白过来,好事做成了坏事,真是追悔莫及。
仙牛井原来冒出的水很大,可以带动碾子碾米,而为什么现在出水却很小了呢。这里面也有一个故事。在几十年前,寨子上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得了一种当地俗称“母猪疯”的病(癫痫)。得“母猪疯”的人平时跟好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发病时,倒在哪里都不知道。如果倒在干的地方,醒了以后,爬起就走,什么事都没有,如果在河沟、水田、水井边发病,倒进水里面就会被水淹死。寨上的这个患“母猪疯”的人就是在水井边发病倒在水井里面死的。
有一天,一媳妇早早起来挑水,那天雾很大,几米开外就很难看清楚人。这媳妇是第一个来跳水的,当他走到水井边时,发现水井里面有一条白白的东西,很像一条大鲤鱼。那媳妇以为今天运气好,碰到大鱼了,于是就用挑水扁担去想把它弄出来,当弄露出水面一看,那媳妇一声尖叫,吓得她丢下扁担就往家跑。村子里的人听到这恐怖的叫喊声,大家急忙跑来看个究竟。原来有个人死在水井里面了,头朝下,脚朝上,在岸上正好看到两只白白的脚板在水面下。寨上的人聚拢以后,找出几个胆子大的人展开打捞工作,打捞上来一看,原来是寨子上那个有母猪疯的人,一定是他到井边来时,因病发作掉进水井里淹死了。
自从发生这件事以后,再也没有人来挑这口井的水喝了,仙牛井的水再也不涨了,从井里冒出的水也渐渐变小。几十年过去,井水变得比手臂还要小了。人们说,有灵气的东西最怕有类似的东西来厌恶它,遇到这种事,灵气就消失了。
哈巴王的传说
在香炉山大坪的北面,有一座酷似老鹰嘴的岩石,名叫老鹰岩。传说这里是当年哈巴王双手夹簸箕起飞的地方。
哈巴王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呢?传说清朝年间,在香炉山大坪的山村里,有一对夫妇,年方五十,才得一子。夫妻俩对这个孩子百般疼爱,眼看儿子渐渐长到五岁还不会说话,儿子不笨不傻,夫妻俩很是着急,认为是生了一个哑巴了。因为家里穷,父母跟地主家租地干活。孩子从五岁起就开始跟地主家放牛,他每天把牛赶到山下的小河沟去吃草,牛在河边吃草,孩子就在河沟里玩,掏虾子、摸螃蟹、捞鱼等,每天回家都带回一些鱼虾之类的东西。
一天,这孩子像往常一样,放牛到山下去,他又到河里去摸鱼。这次,他捉到一条脚掌般大的大鲤鱼。因为天气热,鱼容易死,而且臭得也比较快,他就把鱼的肚子破开,取出鱼的肠杂。当他取肠杂时,发现鱼肚子里有两把小小的刀,就取出来玩。回家时,孩子提着这条大鲤鱼一到家门口就喊:“母亲,我今天捉到一条大鲤鱼,我们今天有鱼吃了。”这夫妇俩一听,是谁在喊我们?急忙走出门来一看,很是吃惊,我们的儿子今天怎么突然会说话了?万万没有想到儿子长这么大了才会说话,还看见儿子手里提着一条鱼,兴致勃勃地朝家里边走边说话。这老两口万分激动,眼泪盈眶,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全家用这条鱼给儿子庆祝,儿子高兴地把怎样捉到鱼的经过向父母亲述说一遍,父母万分高兴,连连夸赞儿子。孩子什么都说了,唯独没有说出鱼肚子里有刀的事,他暗暗把那两把刀藏了起来。
在没人的时候,孩子就把从鱼肚子里得来的这两把刀拿出来玩,拿出来耍。说也奇怪,手中的刀轻轻一挥,眼前的树木就自然折断了,朝石头轻轻一砍,石头也飞去半边。从此以后,这孩子经常到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去练习,也因此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加上一双削铁如泥的神刀,已是无人能敌。因为武艺超群,其名声渐渐大了起来。
一晃20年过去了,这孩子也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因为他好打抱不平而名震四方,因而得了一个“哈巴王”的称号,连中央朝廷都知道了“哈巴王”的名字。因此,朝廷想收买哈巴王为朝廷效力,利用其镇压各地的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军,遭到哈巴王的拒绝。朝廷看收买不成,日后必然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于是决定派兵进行征剿。派贵州的石总兵对香炉山进行包围,试图对哈巴王进行剿灭,但哈巴王武艺超群,力大无比,尤其他手上那两把威力无比的神刀,更是接近不得。刀光闪处,头颅遍野,血流成河,千军万马也难敌一人。围剿了多次,清军都败下阵来,不但没有拿下,而且伤亡无数,损失惨重。在多次围剿失败的情况下,石总兵新生一计,看来只能智取,不可强攻。于是他就叫他美丽的宝贝女儿打扮成一名村姑到香炉山大坪上去,姑娘来到大坪,恰好碰到哈巴王,她称是从远方流落到这里。最后,姑娘得到哈巴王的同情并收留了她。
一年后,哈巴王与被收留的姑娘结成了百年之好。不久,二人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哈巴王经常抱着儿子到村子各处去玩玩。一晃两年过去了,他们的儿子已经学会走路,开始学会玩东西了。哈巴王等妻子出门劳动时,就会把自己的那双神刀拿出来给儿子玩,估计妻子快回来时,就把刀藏到屋檐的瓦皮里面。
一天,哈巴王出门去了,其妻子带着儿子在家玩耍,儿子一直用手指屋檐的那个地方,妻子不知是怎么回事,儿子嘴里"哇哇"嚷个不停,妻子顺着儿子指的地方寻找,发现屋檐下藏有两把刀,拿出来一看,就是丈夫的那两把威力无穷的神刀。她放回原处,急忙出门,回去告知她的父亲,石总兵告诉女儿:“你回去后要不动声色,等他出门时,用开水把他的神刀煮死。”并说好某月某日来攻打香炉山大坪。得到任务以后,石总兵的女儿回来后不动声色,她等哈巴王出门以后,用大锅烧开了一大锅沸腾的水,偷偷把那两把神刀拿出来放进锅里烧煮,煮好以后,又悄悄地把刀放回了原处。
按照约好的日期,石总兵果然带兵来攻打香炉山大坪了,哈巴王像往常一样不慌不忙拿出刀进行拼杀,不断挥舞。这下一挥,不但其人头颅没有纷纷落地,而且刀口都砍缺了,敌人也没死几个。他一看刀,知道上当了,情急之下,抓住家里的两只簸箕就往外跑,来到大坪最高处的老鹰嘴,站在那儿,双手夹住两只簸箕,向悬崖下一跳,双手向上一扇,朝着天空中飞去。哈巴王不断扇动手中的簸箕,徐徐向凯里的方向飞去,落到现在火车站附近。随后,清兵已经追到,哈巴王一看无路可去,喊一声:“天不收我,地收我!”说完,地上突然出现一个大大的洞口,哈巴王向下一跳,钻到地底下去了。
从此以后,再无哈巴王的消息,这个地方也因哈巴王落在这里而得名——簸箕寨。哈巴王从香炉山大坪起飞的这座山头就叫飞鹰岩。
凯里香炉山。
这里还有许多神秘不为人知的故事、传说,还有许多神秘的自然现象,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地质结构有待人们进一步考察、研究。
来源/凯里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