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微信新闻】] 黔东南州脱贫攻坚再战告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7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州脱贫攻坚再战告捷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是打好产业扶贫硬仗。

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12个,完成投资19.81亿元,覆盖贫困人口53.2万人;发展“订单农业”种植面积127.29万亩,比2016年增长9.9%,签订农产品订单443个,订单金额18.7亿元,已落地订单414个,实现销售金额10.07亿元。积极推进扶贫产业子基金申报工作,获批基金97.78亿元,完成省下达预分配任务66亿元的148.2%,实际投放23.49亿元。


11.jpg

二是打好基础设施硬仗。

启动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建成通组公路3646公里。大力推进小康六项行动计划,已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占年度计划49.7亿元的102.6%。
三是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

截止12月底,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57万户6.7万人已全部搬迁入住,搬迁入住率为100%。2017年共安排33个安置点3.36万户13.71万人,3.22万套安置房已全部实质性动工,已完成主体建设2.15万套,占计划的66.9%。抓好搬迁群众后续保障,2016年项目已搬迁入住的1.57万户6.7万人中,一户一人就业率100%。

12.jpg
四是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

教育扶贫实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全面落实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中、中职实施“两助三免”、就读大学本专科(高职)实施“两助一免”等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开设绿色通道,实行无障碍入学,严禁先收后返。2017年秋季学期,州内学校共有4.56万名普通高中、中职、高校贫困学生通过绿色通道无障碍入学。认真落实“雨露计划·圆梦行动”相关政策,对应届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一次性补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00-5000元,秋季攻势开学期间,全州已补助贫困大学生1772名,确保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能按时入学。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体系”政策。全州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获得救助7.58万人次,总补偿2.18亿元,“三重”医疗保障救助后政策范围内保障水平达94.2%,超过省规定的90%的工作目标。在落实第四重医疗扶助方面,对全州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救助补偿2.29万人次,“四重医疗保障”政策范围内补偿比达100%,实际补偿比达95.2%,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全州2017年度农村危房改造累计开工建设3.99万户,开工率100%;累计竣工3.99万户,竣工率100%。初步预计,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0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18.08%下降到13.57%。镇远县和全州270个贫困村按国标脱贫摘帽工作扎实推进。
五是极贫乡镇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工作扎实推进。

4个省级极贫乡镇启动实施项目703个,完成投资15.94亿元。全力抓好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贫困村整体脱贫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计整合各类扶持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贫困村项目369个,资金1.78亿元。

13.jpg
六是帮扶资源整合取得新成效。

中组部、国家审计署、中财办、国务院扶贫办等13个中央国家机关发挥部门优势,实施了133个帮扶项目,共涉及帮扶资金和信贷资金8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州发展。杭州市和黔东南州两地党委主要领导同志分别率党政代表团实现互访,帮扶资金每年6500万元,在杭州市13个县市区与黔东南州16个县市实现“一对一”结对基础上,杭州市72个乡镇同黔东南州75个乡镇、杭州市85个村(社区)同黔东南州85个贫困村建立了结对关系。万达集团投入14亿元在丹寨实施整县帮扶。大力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引导全州421家企业、22家商协会结对帮扶499个贫困村,投入项目资金4.48亿元,帮扶12.01万名贫困群众。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是“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成效。

着力降低商品房库存,全州新建商品住房预测消化期为10.1个月,比2016年底减少3个月,商品房消化期低于行业16个月消化期的警戒线。稳步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实施关闭煤矿6对,合计去产能54万吨。推进降低用能成本,成立了州内第一家配售电公司,引导用电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合作,全年预计为企业节约生产用电成本1.15亿元。推进降低物流成本,铁路运输直通运输价自主下浮幅度由现在15%调整为30%,为全州工业企业节约物流成本5000万元以上;州人民政府与成都铁路局、湛江港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的黔东南州“无水港”开港运营。各园区通过“贵园信贷通”模式为27户企业发放1.87亿元。严格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做“减法”,累计减免税款突破10亿元。

14.jpg
二是工业转型升级力度加大。

大力抓好“千企改造”工程,实施“千企改造”工程147个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32亿元。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预计增长71%。
三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大力实施“六个100万”工程,蔬菜种植面积224.64万亩,精品水果面积达到113.95万亩,茶园面积发展到7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65万亩,完成油茶基地建设提质改造面积13.63万亩;畜禽规模养殖场(户)1413个,出栏生态家禽1670万羽,出栏香猪(黑毛猪)70.2万头;稻(荷)鱼生态种养示范推广面积41.39万亩。全面推进中国有机第一州创建,每个县启动1个有机农业园区建设,麻江、雷山、黎平3县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16.jpg
四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州16个县(市)均已建成县级运营服务中心;乡(镇)村级综合电商服务站(点)建成1578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4.5%。新增施秉县、麻江县等2个县获得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稳步推进。银田农产品物流园成功纳入省物流园信息化示范。新增快递下乡网点186个、累计达到308个,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85%。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建成并投入使用养老机构34所,建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3所,开展养老机构社会购买服务改革2所。深入推进服务业“十百千”工程,新增镇远古城文化旅游集聚区纳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五是质量品牌培育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

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截止目前,全州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证书73张,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05个;新增绿色食品证书4张;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包含43种产品共159张证书(含转换),面积10.96万亩,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1位;省长质量奖实现零突破,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入围第二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新增贵州省名牌产品及服务业品牌31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

17.jpg




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同步推进。

实施“青山”工程,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退耕还林7.04万亩,新增荒山营造林17.87万亩,治理石漠化4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41平方公里;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应对森林违法行为,预计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综合指数达到90%以上。实施“蓝天”工程,开展工业粉尘治理,完成麻江明达水泥、贵州东立水泥、贵州凯里瑞安建材、锦屏和泰水泥、贵州黎平华新建材5家企业达标排放治理;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完成淘汰黄标车6627辆。全面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到96.9%;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64,居全省第2位。实施“碧水”工程,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96.97%;加强鱼洞河污染治理,建成龙场煤矿、五里桥出水点、鱼洞河3个煤矿废水处理站。全面推行州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全省河长制启动仪式在榕江县举行。实施“净土”工程,加强工矿企业废渣治理,建成23个标准渣场;加快垃圾焚烧、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设,建成凯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投入运行;凯里、黎平2县(市)医疗废物处置项目投入运行。预计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3%。


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稳步推进。

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农村清洁风暴行动,实施16个州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改善667个村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100个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实施20%的村寨垃圾治理。
三是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155件群众信访投诉案件全部办结;针对省里认定我州50个突出环境问题,投入整改资金8亿余元,实现100%达到省定整改目标要求;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清单涉及我州的26个问题中,目前已完成整改的问题8个,占问题总数的30.77%;正在整改的问题18个,占问题总数的69.23%。以环保“利剑”百日攻坚行动等为抓手,开展环保行政执法,出动执法人员10480人次,检查企业4032家次。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新增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村10个。在全省对市(州)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中,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84.79%,全省排名第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评价考核居全省第二位。扎实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在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评价考核中,居全省第一位;在全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





经济发展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积极应对统计执法,抓实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大力开展了项目建设年和项目建设大比武活动,建立完善了州、县项目建设联动调度机制和跟踪服务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全年续建及新开工项目1370个,建成项目674个,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50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投资29.4亿元,增长96.3%;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36亿元左右,下降42.8%,高耗能行业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8%,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创新投融资改革机制。制定了《黔东南州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扩大有效投资的实施方案》,着力解决重大项目投资领域的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和体制约束问题。抓好债券融资工作,获批6支债券,获批规模62亿元,募集资金29亿元。积极推进PPP等投资模式创新,全州共有15个项目被列为省级PPP示范项目。凯里市被国务院表彰为“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成效明显县市”。



二是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强力推进。

三穗至施秉、荔波至榕江、黎平至靖州、剑河至榕江、三都至独山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开工建设雷山至榕江、凯里环城、贵阳至黄平、江口至玉屏、石阡至玉屏(岑巩段)高速公路,启动岑巩至镇远、剑河至黎平、瓮安至黄平、余庆至施秉等4条高速公路PPP招标工作。都柳江从江、大融航电枢纽整体完工,清水江旁海、平寨两级航电枢纽工程稳步推进。新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20座,在建骨干水源工程累计达50座。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2个,已完工5个。新开工中央财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县共10个县,实施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开工建设城镇污水处理项目43个,完成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州3G/LTE基站总数达到1.67万个;城区实现4G信号全覆盖,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和境内高铁、高速已基本实现信号全覆盖。全州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 15.82万公里,光纤到户覆盖家庭数总数达到256.3万户;互联网出州带宽达到1400Gbps。
三是市场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实施居民住房改善行动,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90万平方米。消费稳增长基础作用不断增强,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2亿元,增长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黔东南微讯

    黔东南微讯

    板块简介:黔东南微讯让您及时了解黔东南各大事微情,新闻资讯,爱心公益及商家服务信息等。我们的公众号:qdnvxw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11920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